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5-30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县征地信息公开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全面及时公开征地信息是必要的。市、县政府应加强征地信息的主动公开工作,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征地信息积极公开。具体而言,征地信息主动公开的内容包括:
1. 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批复文件,其中包括国务院批准的城市用地还应公开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实施方案的文件;
2. 地方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批准用地的文件,如果用地面积、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发生变化,转发文件中应明确表述变化后的情况;
3. 征地告知书以及履行征地报批前程序的相关证明材料;
4. 市、县政府用地报批时拟定的“一书四方案”,即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
5. 征地批后实施中的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等有关材料。
农村土地征收的基本程序如下:
1. 预选符合规划的农用地。征用农村土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用地单位在初步选定某农用地为建设用地后,应向相关部门咨询该农用地的规划情况。
2. 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确认农用地可用于建设后,应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向建设部门提交用地申请。建设部门将审查申请,符合要求的,用地单位需缴纳选址规费,建设部门将颁发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书。
3. 提交用地预审申请。农用地转用或土地征收经依法批准后,用地单位应在两年内向同级国土资源局提出用地预审申请。国土资源局将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书。
4. 办理立项等手续。用地单位凭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书向建设部门、环保局等办理立项、规划、环保许可等手续,并缴纳各项审批费用。
5. 提交用地正式申请。用地单位再持以上各项审批文件,向原作出预审的国土资源局提出项目用地的正式申请。
6. 办理审批手续,批准用地。国土资源局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并经各级人民政府审批。
7. 土地征用。国土资源局负责对农用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进行征用,并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办理征地手续。征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用地单位应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以上各项补偿。如用地单位未按期全额支付,政府应拒绝发放建设用地批准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有权拒绝建设单位动工用地。
8. 领取用地批准文件。国土资源局根据批准的供地方案,在征地的补偿、安置补助完成后,向用地单位发出批准用地文件和建设用地批准书。
9. 缴纳出让费,获得土地适用权。土地征用后,该土地即成为国有土地,用地单位与国土资源局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并缴纳出让费用。
10. 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开始建设适用土地。用地单位在签订合同并按约缴纳费用后,获得该土地的使用权,可办理建设项目的相关审批手续并开始施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