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取“一书四方案”一书四方案是土地征收过程中公开征收信息的要求。如果政府没有公开一书四方案,相关人员可以向政府申请公开该信息,政府不公开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征收。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4-10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县征地信息公开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三、全面及时公开征地信息
做好征地信息依申请公开征地过程中,一些不便于主动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市、县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其纳入依申请公开的范围。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特殊需求(如生产、生活、科研等),凭有效身份证件申请信息公开。征地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用地报批前的征地调查结果和听证笔录;
2.用地批准后的征地补偿登记材料;
3.征地补偿费用支付相关凭证;
4.勘测定界图(涉及军事、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重要工程设施的项目除外);
5.其他属于依申请公开范围的相关材料。
畅通公开渠道市、县应通过在政府门户网站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网站设置“征地信息”专栏的方式,同时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微博等媒体,建立征地信息主动公开渠道。属于征地信息主动公开内容的,在收到上级有关用地批复文件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主动公开,其中“征地批后实施中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等有关材料”在批准或形成生效后的10个工作日内主动公开。市、县要充分利用现有政务大厅、行政服务中心等场所,或者设立专门的接待窗口和场所,办理征地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征地信息依申请公开查询平台,为群众获取征地信息提供便利。
哪些情况属于政府非法征地1、地方政府“越位”:非法批地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的批租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根据征用土地的性质(基本农田还是一般农田)和需求面积的不同逐级上报审批。然而,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的招商引资和建设优先战略,与需要上报国家审批的大宗土地征用形成了利益冲突。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各地方政府开始违反国家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以发展经济为借口,甚至超越审批权限违规批地。一些地方政府默许、纵容甚至背后操纵违法违规用地,未经批准就开始使用土地,以租代征,擅自设立和扩大开发区,随意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甚至违规侵占基本农田。根据清华大学土地课题组从国土资源部了解的情况,80%的非法批地案件涉及地方政府和相关政府部门,而地方政府非法批地的新特征是违规宗数减少,但面积总量增加,并呈现西进北移的趋势。2、地方政府“缺位”:企业违法占地违法占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大量经营性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为了谋取土地增值的潜在收益而违法占地、大量囤积。二是国家开发区占地。目前,全国共有6800多个工业园区。2003年,国家对各类开发区进行整顿,但一些地方以“产业基地”、“工业密集区”等名义变相设立“开发区”以圈地招商,一些已被撤销的开发区也通过改名重新复活。一些区县“开发区”以“挂靠”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方式争取更大发展空间。3、地方政府错位:“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首先是工业项目征用土地的“低价”协议出让。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项目和增加投资,违反国家《协议出让土地》管理办法,以“零地价”甚至“负地价”出让土地。随着一些工业项目向中西部转移,一些西部地方政府在缺乏规划的情况下盲目签订协议,擅自承诺向开发商提供大量土地进行成片开发,甚至有的协议可以提供40~50平方公里土地。这样,大量土地资源被少数企业垄断,同时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为避免协议转让土地模式的制度损失,国土资源部已发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2007]39号令),明确规定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招、拍、挂”出让范围、挂牌出让截止期限、缴纳出让价款和发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