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纠纷按性质划分是什么,有哪些法律规定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03
在旅游的时候发生纠纷是有可能,比如旅游中的购物项目比较多,旅游过程中遇到了导游非法对待的情况等等。不管是什么纠纷都应该要能够积极的去解决,那么,旅游纠纷按性质划分是什么,有哪些法律规定?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旅游纠纷的性质及法律规定
旅游纠纷的性质
根据旅游纠纷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四类:旅游民事纠纷、旅游经济纠纷、旅游行政纠纷和旅游刑事纠纷。旅游合同纠纷、旅游交通纠纷及旅游服务纠纷是根据旅游纠纷的内容进行划分。
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是旅游纠纷处理的法律规定:第一条:旅游纠纷是指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之间因旅游发生的合同纠纷或者侵权纠纷。旅游经营者是指以自己的名义经营旅游业务,向公众提供旅游服务的人。旅游辅助服务者是指与旅游经营者存在合同关系,协助旅游经营者履行旅游合同义务,实际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服务的人。旅游者在自行旅游过程中与旅游景点经营者因旅游发生的纠纷,参照适用本规定。第二条:以单位、家庭等集体形式与旅游经营者订立旅游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除集体以合同一方当事人名义起诉外,旅游者个人提起旅游合同纠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第三条:因旅游经营者方面的同一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者选择要求旅游经营者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选择的案由进行审理。第四条:因旅游辅助服务者的原因导致旅游经营者违约,旅游者仅起诉旅游经营者的,人民法院可以将旅游辅助服务者追加为第三人。第五条:旅游经营者已投保责任险,旅游者因保险责任事故仅起诉旅游经营者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当事人的请求将保险公司列为第三人。第六条:旅游经营者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旅游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责任,旅游者请求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认定该内容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七条: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由第三人承担责任;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未尽安全保障义务,旅游者请求其承担相应补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八条: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对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旅游项目未履行告知、警示义务,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旅游者未按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的要求提供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并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不听从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的告知、警示,参加不适合自身条件的旅游活动,导致旅游过程中出现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九条: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泄露旅游者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旅游者同意公开其个人信息,旅游者请求其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十条:旅游经营者将旅游业务转让给其他旅游经营者,旅游者不同意转让,请求解除旅游合同、追究旅游经营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旅游经营者擅自将其旅游业务转让给其他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遭受损害,请求与其签订旅游合同的旅游经营者和实际提供旅游服务的旅游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十一条:除合同性质不宜转让或者合同另有约定之外,在旅游行程开始前的合理期间内,旅游者将其在旅游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人,请求确认转让合同效力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前款所述原因,旅游经营者请求旅游者、第三人给付增加的费用或者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退还减少的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十二条:旅游行程开始前或者进行中,因旅游者单方解除合同,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退还尚未实际发生的费用,或者旅游经营者请求旅游者支付合理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十三条: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的客观原因导致旅游合同无法履行,旅游经营者、旅游者请求解除旅游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旅游经营者、旅游者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退还尚未实际发生的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的客观原因变更旅游行程,在征得旅游者同意后,旅游经营者请求旅游者分担因此增加的旅游费用或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退还因此减少的旅游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十四条:因旅游辅助服务者的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者选择请求旅游辅助服务者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旅游经营者对旅游辅助服务者未尽谨慎选择义务,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承担相应补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十五条:签订旅游合同的旅游经营者将其部分旅游业务委托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经营者,因受托方未尽旅游合同义务,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受到损害,要求作出委托的旅游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旅游经营者委托除前款规定以外的人从事旅游业务,发生旅游纠纷,旅游者起诉旅游经营者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第十六条:旅游经营者准许他人挂靠其名下从事旅游业务,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与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十七条:旅游经营者违反合同约定,有擅自改变旅游行程、遗漏旅游景点、减少旅游服务项目、降低旅游服务标准等行为,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赔偿未完成约定旅游服务项目等合理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旅游经营者提供服务时有欺诈行为,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双倍赔偿其遭受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十八条:因飞机、火车、班轮、城际客运班车等公共客运交通工具延误,导致合同不能按照约定履行,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退还未实际发生的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第十九条:旅游者在自行安排活动期间遭受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经营者未尽到必要的提示义务、救助义务,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款规定的自行安排活动期间,包括旅游经营者安排的在旅游行程中独立的自由活动期间、旅游者不参加旅游行程的活动期间以及旅游者经导游或者领队同意暂时离队的个人活动期间等。第二十条:旅游者在旅游行程中未经导游或者领队许可,故意脱离团队,遭受人身损害、财产损失,请求旅游经营者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二十一条:旅游者提起违约之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告知其变更为侵权之诉;旅游者仍坚持提起违约之诉的,对于其精神损害赔偿的主张,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二十二条:旅游经营者或者旅游辅助服务者为旅游者代管的行李物品损毁、灭失,旅游者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下列情形除外:(一)损失是由于旅游者未听从旅游经营者或者旅游辅助服务者的事先声明或者提示,未将现金、有价证券、贵重物品由其随身携带而造成的;(二)损失是由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造成的;(三)损失是由于旅游者的过错造成的;(四)损失是由于物品的自然属性造成的。第二十三条:旅游者要求旅游经营者返还下列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因拒绝旅游经营者安排的购物活动或者另行付费的项目被增收的费用;(二)在同一旅游行程中,旅游经营者提供相同服务,因旅游者的年龄、职业等差异而增收的费用。第二十四条:旅游经营者因过错致其代办的手续、证件存在瑕疵,或者未尽妥善保管义务而遗失、毁损,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补办或者协助补办相关手续、证件并承担相应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上述行为影响旅游行程,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退还尚未发生的费用、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二十五条:旅游经营者事先设计,并以确定的总价提供交通、住宿、游览等一项或者多项服务,不提供导游和领队服务,由旅游者自行安排游览行程的旅游过程中,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合同约定,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旅游者在自行安排的旅游活动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求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二十六条:本规定施行前已经终审,本规定施行后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不适用本规定。
旅游纠纷处理的法律规定
旅游纠纷的处理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指定或者设立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构,负责受理旅游投诉并进行处理或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2. 解决途径: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3. 调解机构: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和有关调解组织可以依法对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4. 代表人参与:纠纷中旅游者一方人数众多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选代表人参加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以上规定旨在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及时处理旅游纠纷,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购物中的假冒伪劣商品问题
背景
近年来,旅游购物中出现了大量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高档商品领域,尤其是珠宝首饰、电脑、照相和摄像器材等产品上。这些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旅游行业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问题分析
旅游购物中出现假冒伪劣商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缺乏监管:旅游购物景点的管理者对商家的经营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一些不法商家有机可乘,销售假冒伪劣商品。2. 缺乏知识:部分消费者对于高档商品的辨别能力较低,容易被商家的虚假宣传误导,从而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3. 利益驱使: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故意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从而获得不义之财。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旅游购物中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管:旅游购物景点的管理者应加强对商家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对商家的经营行为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商品的质量和真实性。2. 提高消费者知识水平: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对高档商品的辨别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辨别真伪,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3. 严惩违法行为:对于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家,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结论
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旅游购物行业的声誉,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旅游购物景点的管理者应加强监管,消费者应提高辨别能力,同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诚信、安全的旅游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