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生效后发现有约定不明确,首先采取什么办法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1-01
我们在签订合同之后,有时候会发现合同中有一些约定不明确的条款,这对于合同的履行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发生合同纠纷,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也是很多人都需要了解的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生效后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法
一、签订补充协议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1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发现合同中的质量、价款、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可以通过协商签订补充协议,以明确合同的完整内容,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地方,避免双方在事后推卸责任的情况发生。具体而言,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对合同内容进行明确、具体的约定,以便于合同的履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合同中可能存在缺乏条款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因此,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补充协议来弥补这些不足。如果双方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可以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来确定具体的内容。
二、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适用规定
如果在合同中对质量、价款、履行地点、履行方式、履行期限、履行费用等方面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既无法通过协商达成补充协议,又无法按照合同的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可以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2条的规定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质量标准不明确的,如果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应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履行。如果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应按照同类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通常质量标准或符合合同目的特定标准履行。这里所说的通常标准指的是同一价格的中等质量标准。(2)价款不明确的,除非依法必须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否则应按照同类产品或服务在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3)履行地点不明确的,如果是支付货币,则应在接受支付一方所在地履行。如果是交付不动产,则应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对于其他标的物,则应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如果无法立即履行,则应给予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应根据标的物的性质或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来履行。(6)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应由履行义务一方承担履行费用。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的补充是在合同成立和有效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合同缺乏成立所必需的条件和必要的条款,或者合同被确认无效或撤销,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补充协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