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的类型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8-11
根据国家工商局统计,合同欺诈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合同履约率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70%下降到50%,在没有履行的合同中,相当一部分是利用合同进行诈骗,且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合同诈骗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由于此类案件增多,导致经济领域出现严重的合同信誉危机,污染了社会风气。合同诈骗有以下表现形式:
合同欺诈
一、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行为
行骗者为了方便实施欺诈行为,故意使用伪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证件,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招聘和培训员工,由员工来实施欺诈行为,行骗者本人则始终隐藏在幕后。因此,合同欺诈案件通常追究刑事责任的是公司的业务员或普通员工,而策划者则因为很少直接与受害者接触,能够逃避法律惩罚。以合法公司名义进行欺诈可以降低风险,增加欺诈手段的隐蔽性。更为恶劣的是,有些公司甚至欺骗自己招聘的员工。
二、经验丰富的重操旧业者
行骗者通常是有多次欺诈记录的老手,一旦他们的罪行被揭穿,就会立即逃离。当他们认为风头过去时,就会再次开始欺诈活动。由于他们对欺诈手法非常熟悉,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组建欺诈组织,并实施欺诈行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他们会吸取教训,一旦得手就会立即消失,给执法部门带来困难。
三、利用见证手法获取信任
合同欺诈常常采用公证和律师见证的形式,这是一种较为流行的法律见证方式。正因为这两种方式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并为大众所熟知,行骗者很容易利用这种心理,使合作项目和合同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受害者往往认为,合作项目和合同都受到法律保护,如果对方违约,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使得受害者完全相信行骗者,多次被骗取财物,有时甚至不知不觉地连续被骗。值得一提的是,当受害者还在犹豫不决时,行骗者只要使用这种手法,受害者往往会相信并上当受骗。
四、冒用他人身份进行欺诈
犯罪分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单位证明等证件,并善于伪装自己,夸大其实力,甚至借用他人资产以显示自己的能力,还可能贿赂受害单位的主管人员以获取信任。
五、伪造担保票据获取非法利益
行骗者利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产权证明作为担保,实施合同欺诈。犯罪分子可能使用高科技手段伪造此类票据,使其看起来非常真实,或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这些票据,不容易被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