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9-01
2009年8月,南宁市江南区某小区延期交房近两年后,业主们终于收到了房屋。然而,当他们查看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时,才意识到自己掉入了合同的陷阱。
合同第九条第1款规定,如果开发商延期交房超过60天,每天应支付已付款项的2%作为违约金。据了解,南宁市大部分楼盘的标准是3%。更让业主难以接受的是,合同中规定“一旦延期超过60天,每日违约金为已付房款的万分之二,上限为房款的5%”。换句话说,由于违约金被设定上限,开发商在延期时间上没有限制,而对于购房者来说,无论延期多久,获得的违约金都是一样的。一位购房者算了一笔账,以40万购房款为例,按照其他楼盘的标准,两年的违约金为29200元,而按照该小区房价5%的标准计算,违约金为2万元,少了近1万元。
一位业主邓先生表示:“原以为违约金是一种紧箍咒,能够督促开发商按时交房,但合同的陷阱让我们很受伤。”他认为,违约金被设定上限导致他们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哀求”开发商尽快施工,生怕开发商一生气,再延长半年的时间。
回想起当初购房时的情景,几位购房者表示:“没有办法呀,当时大家都争着买房。”这份合同是开发商事先打印好的,购房者只能选择“签”或“不签”,开发商根本不同意对条款进行任何协商。
今年9月,记者在南宁市西乡塘区某小区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上看到,如果购房人逾期交付房屋,每天需向开发商支付20元的违约金,同时,如果开发商或其委托人未履行商品房工程质量保修责任,每延迟一天需向购房人支付10元的违约金。
一位业主刘先生对记者表示,一般来说,商品房属于大宗消费,购房者很少会逾期交付房屋,开发商在合同中规定违约金虽然不太合理,但也无可厚非。然而,开发商不承担保修责任,而违约金却只有购房者的一半,这不是双重标准吗?如何让购房者信服呢?广西某律师事务所的杨律师介绍说,根据民法通则及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当事人应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然而,在上述合同中,出卖方逾期履行义务只需每天支付10元,显然违反了公平原则。
对于这类现象,业内人士许某振表示,由于商品房的价格较高,违约金比例看起来差不多,但最终的差别很大。类似的条款实质上是设置陷阱,违反了法律的公平原则,消费者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或变更这些条款。
早在2006年,南宁市华西路附近的罗女士为配合拆迁与开发商签订了一份《协议书》。根据协议书,她现住房屋拆除后,应按照1∶1的比例安置新房,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超出面积的部分按市场价互相结清差价。然而,2009年9月,开发商正式交房时,她发现这套房屋的面积为92平方米,比协议中规定的多出了12平方米。她匆忙查看协议,才明白协议中并没有明确对超出面积的范围作出要求。
由于罗女士家庭经济紧张,购买这多出的12平方米需要5万元,使得她不得不四处借钱买房。她对记者表示,由于当初看不懂协议,草草签字,现在进退两难。
业内人士谭先生表示,如果开发商交付的房屋面积与合同存在误差,如果合同有约定,应按照约定处理;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应按照以下原则处理:如果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购房者不能解除合同。一旦误差超过3%,购房者可以解除合同,开发商还需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
罗女士表示,由于该地段目前房价(6500元/平方米)比协议约定(3年前价格为4200元/平方米)的价格涨了不少,所以还是买下这12平方米。“幸亏房价上涨了,如果是下跌了,要我按当时价格买,那我肯定承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