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09
合同欺诈是指欺诈人使用欺骗手段或虚假陈述,诱使对方订立合同,并通过履行合同获取不法利益的行为。合同欺诈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合同欺诈人通过欺骗性或虚假性的邀约,诱导对方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从而实现签约目的。
合同欺诈人对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及关键性事实作虚假介绍,或者隐瞒事实真相,以向对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承诺,从而实现订立合同的目的。
合同欺诈人在合同生效后通过双方履行该合同,以达到获取不法利益的目的。
合同欺诈的特点之一是欺诈人一般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或一定的实际履约能力,并可能积极履行所签合同的部分条款,通过履行合同义务从被欺诈方获得不法利益。
合同欺诈人在合同签订时故意省略“合同违约条款”,不约定合同违约的相关处罚规定,从而使占据强势地位的欺诈方获得不法利益。
合同欺诈人在合同签订时故意预留“陷阱”或者“圈套”,使被诈骗方在合同执行时出现过错行为,从而使诈骗方获得不法利益。
行骗者以一家没有注册资本的或根本不存在的贸易公司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一旦收到定金或货物,便宣告破产或逃之夭夭。
行骗者以很低的注册资本注册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然后在国际贸易中进行欺诈行为。即使最后法院判令其承担责任,按照法律规定,也只能以其注册资本为限。
行骗者故意将品质条款签订得含混不清,以低质量冒充高质量,以次充好。
卖方设下陷阱,使买方在索赔期限内无法保证索赔权利。
在CIF条件下,卖方改变运输方式为租船运输,并与承运人合谋,制造假提单以骗取买方货款。
买方故意推迟开立不符合合同约定的信用证,此时卖方已准备好货物,然后以来不及开证为由,强迫卖方接受D/A支付条件,收到货物后拒付货款。
买方设定高标准或卖方不熟悉的检验标准或机构,然后利用检验报告向卖方索赔。
例如,在D/P条件下,如果买方不赎单,则无法提货。然而,在A/P条件下,提货凭证不是航空公司收到货物后签发的航空运单,而是航空公司签发给收货人的提货通知单。这可能导致卖方钱货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