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的罪与非罪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法律知识

合同欺诈的罪与非罪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0-31

 
55789
合同欺诈的罪与非罪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过程中都必须以诚实信用的态度相互协作,善意履行合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以规避法律或合同义务。

合同中的欺诈行为

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属于民法和合同法的调整范围,行为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然而,如果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行为人将不仅承担民事责任,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合同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区别

合同犯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合同中的民事欺诈是指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采取欺诈手段与其他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骗取对方财物并造成财产损失的行为。

虽然合同犯罪和合同民事欺诈在一些方面具有共性,比如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欺骗行为的客观存在、受害方的经济损失等,但只要我们把握住行为人合同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就会发现二者具有质的区别。

合同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区别之一:客体特征

合同犯罪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财物所有人的财产权益,还严重侵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只是使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出现不对等情况,侵害了合同活动的正常秩序。

合同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区别之二:客观特征

合同犯罪是实施欺诈行为并造成危害后果,而合同民事欺诈在签订合同时虽然有夸大其词的做法,但一般总是以一定的客观事实为依据。此外,合同犯罪的行为人可以分为预备、中止、未遂和既遂四种状态,而合同民事欺诈只存在成立和不成立两种情况。

合同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区别之三:主客观特征

合同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通过签订合同骗取对方财物。合同民事欺诈的行为人可能是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但其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只是通过签订合同来获取经济利益。

在区分合同诈骗罪与非罪时,还需要注意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的变化,以及行为人是否具有缔约能力、履行合同的行为和诚意、以及非法处分占有物的行为等因素。

延伸阅读
  1. 合伙没有成功签订的合同生效吗
  2. 怎样防止合同诈骗
  3. 合同无效过错认定标准
  4. 卖房子被中介忽悠收了定金可以反悔么
  5. 构成合同诈骗行为的要件有哪些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被迫签订有欺诈性合同如何处理
  2. 预防合同诈骗的方法
  3. 签假合同应怎样处罚
  4. 谈谈合同诈骗罪及其预防
  5. 为还赌债一房二卖是什么类型犯罪
  6. 不得不看的合同诈骗认定
  7. 口头合同触犯合同诈骗罪是否合法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