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合同的定义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罪法律知识

合同诈骗罪的合同的定义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2-15

 
55675

关于合同的概念

在民法学中,合同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合同指的是确立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协议,包括经济合同、行政合同、劳动合同等。狭义的合同指的是确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包括物权合同、身份合同等。我国民事法律规定了合同的概念,其中《合同法》第2条规定了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订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而《民法通则》第85条规定了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形式

在司法实务中,合同可以存在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等。对于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概念,目前尚无明确的司法解释。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可以视为合同诈骗罪的雏形规定,其中提到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公私财物”的说法。现行刑法将合同诈骗罪从诈骗罪中分离出来,将其归类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行为。因此,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该是指反映市场交易内容的债权和物权合同,而不包括行政合同、劳动合同、婚姻合同等。此外,由于刑法中新增了集资、贷款、票据、金融凭证、信用证、信用卡、有价证券、保险诈骗罪等罪名,合同诈骗罪的“合同”自然排除了这些内容。在实践中,利用抵押、质押、合伙、承包、租赁、联营、买卖、加工承揽、保管合同进行诈骗,必然侵犯了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秩序。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是诈骗犯罪分子使用的犯罪手段,也是构成该罪的特征之一。在合同诈骗犯罪中,合同既可以是无效合同,也可以是有效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合同法》规定的其他形式,如摄影、录像、电子邮件等。口头合同应该排除在合同诈骗罪的“合同”之外。《合同法》规定,除即时清结外,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而合同诈骗罪的法条中提到了“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的表述,签订即指签字、订立的意思,因此可以得出合同诈骗罪的“合同”不包括口头合同。在合同诈骗犯罪中,合同的形式和法律效力不影响诈骗犯罪的成立。

延伸阅读
  1. 培训机构过度承诺犯罪吗
  2. 合同诈骗罪与票据诈骗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
  3. 合同欺诈构成刑事犯罪吗
  4.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5. 合同诈骗罪中的代理责任是什么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和相关知识
  2. 法律咨询:商品房转让中的欺诈行为
  3. 劳动合同无效案件:求职者编造简历导致权利无法保障
  4. 梁-涛与劳动服务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无效性问题
  5.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6. 合同诈骗的定义和行为要素
  7. 合同无效时的赔偿责任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