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5-28
合同诈骗罪的客体包括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
合同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对于维护公平、自由、安全、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合同诈骗罪严重扰乱了市场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因此刑法单独设立此罪以保护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行为人以签订合同为手段,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合同诈骗罪属于诈骗犯罪的范畴,其客观构成完全适用诈骗犯罪的构成模式。
合同诈骗罪的客观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虚构事实指行为人捏造不存在的事实,以骗取被害人的信任。隐瞒事实真相指行为人对被害人掩盖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在司法实践中,需要区分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自然人还是单位。
个人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名义实施合同诈骗,或者在这些单位设立后以实施合同诈骗犯罪为主要活动的,应认定为个人犯罪。
对于以单位名义实施合同诈骗的直接责任人员,应以个人犯罪论处。
因此,签订、履行合同是否以单位名义并不是区分个人合同诈骗与单位合同诈骗的标志。
在界定个人合同诈骗罪与单位合同诈骗罪时,应注意从犯罪意志的整体性和利益归属的团体性两方面进行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