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8-03
行骗者通过伪造身份证件,并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成立公司,以公司名义招聘员工进行诈骗。这样的做法使真正的策划人可以逃避法律制裁,而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通常是公司的员工。通过以合法公司名义行骗,行骗者可以减少风险并增加隐蔽性。
行骗者通常是有多次行骗经历的老手,一旦被识破就会暂时消失,等风声过了再重新开始行骗。他们熟悉行骗手段,可以迅速组织诈骗活动,并在得手后立即销声匿迹,给执法机关带来困难。
行骗者利用公证和律师见证的形式来骗取受害者的信任。受害者相信合作项目和合同受法律保护,从而被行骗者多次骗走财物。这种方法在受骗者犹豫不决时特别有效。
犯罪分子伪造身份证、单位证明等证件,并冒充他人以显示实力,甚至对受害单位方主管人员进行行贿,以获取信任。例如,以某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名义与某市城市信用社签订购买国债合同,所出具的证明文件及结算凭证均为伪造。
犯罪分子利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实施合同诈骗。他们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伪造此类票据,或以非法手段获取,不易被察觉。
犯罪分子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以技术转让、包收产品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收取技术转让费、预付款等实施诈骗。在回收时,他们以质量不合格等借口拒绝履行或直接逃匿。
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防范意识不强、配货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漏洞,使用伪造的证件与受害人签订承运合同,将货物拉走变卖。这类合同诈骗案件呈多发趋势,侦破难度较大。
不法分子利用厂商对“熟客”提供先货后款的优惠政策,假扮“大客户”与厂商签订小额合同,并按照合同要求履行。待商家对其有足够的信任后,他们突然增加要货数量,并提出先货后款或支付预付款的要求。许多厂商都会走进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最终血本无归。
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签约人员是否合格。司法机关应向全社会通报合同诈骗犯罪的情况,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和司法建议。此外,应加强对合同的法律监督,推行合同的鉴证和公证制度,核实抵押物品和票据的真实性。
在交易过程中,企业应注意对方的经营范围是否合法,核实对方人员和单位的真实性,留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并避免人货分离的情况。此外,应利用政府职能部门和金融系统资源,核实抵押物品和票据的真实性。对不熟悉的购货人,尽量避免收取其开出的“远期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