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格式条款是否具有有效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条款法律知识

如何判断格式条款是否具有有效性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4-12-21

 
54031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提供者提供的合同是格式合同的,提供者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提供者要向另一方当事人说明合同内容,并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那么怎样判断格式条款是否具有有效性?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如何判断格式条款的有效性

要判断格式条款是否有效,需要从质押要件和形式要件两方面进行判决。这包括合同主体是否有资格签订合同以及格式条款是否存在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等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四十条 格式合同条款的无效

如果格式条款具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的情形,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无效格式合同的后果

一旦确认或撤销格式合同的无效性,该合同将自始无效。根据合同法第56条的规定,无效的合同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合同在成立时就不具备履行效力。

无效的合同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会影响其其他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涉及到的财产应予以返还;无法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进行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所遭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无效格式合同所具有的违法性和可撤销格式合同所具有的意思表示不真实性表明,这两类合同都可能导致格式合同的相对方受到损害或使用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为了体现法律保护合法行为、制裁违法行为的职能,法律要保护无过错的当事人的利益,不因合同无效或被撤销而受到损害,同时还要强制对合同无效或被撤销有责任的当事人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对于可撤销的合同而言,当事人虽然不能完全免除无效合同的某些后果,但是由于合同被撤销,当事人之间也应承担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
  2. 网购纠纷的管辖法院确定原则
  3. 如何辨别格式合同条款
  4. 招标代理合同的不完善之处
  5. 非格式条款的定义和使用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
  2. 免责条款的定义和分类
  3. 免责条款的成立条件
  4. 格式化免责条款的特点
  5. 海上拖航合同的常用格式
  6. 购房合同补充协议陷阱:补充协议效力优于合同条款
  7. 案例回顾: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