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合同前的风险防范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订立的程序法律知识

订立合同前的风险防范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1-24

 
53964
合同一般分为订立前以及订立后,订立前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一些项目以及要求,如果是在订立后需要修改项目,那么也可以进行协商更改,但是这算是一种附加的协议,索引应该另外订立合同。接下来就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订立合同前的法律风险防范

注意意思表示的法律约束力

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双方经历多轮谈判,特别是对于内容重大、结构复杂的合同,谈判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各自的利益和退让底线。因此,在谈判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避免使不符合自己利益初衷的意思表示产生法律约束力。

如果发出条件的目的只是想探询对方是否有合作的意愿,则应斟酌词句,避免使其成为要约。因为要约一旦被接受,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中的内容便成为要约人在合同项下的义务,若不履行即构成违约。因此,若没有一经对方接受便受法律约束的意图,则应将发盘作成要约邀请,在发盘函件中明确提示“此件仅为要约邀请,不具法律约束力”等字样。

如果发出条件的目的是想严格按照发出条件成立合同并履行的话,则应在发盘函件中明确提示“此要约不得更改,一经更改,要约失效”等字样。因为法律规定,承诺方对要约进行非实质性更改,要约仍然有效,合同成立,合同内容以承诺方的承诺为准。此时,若没有要约上的特别声明,要约人就很有可能要受到不完全符合自己本意的合同的约束了。

超期到达的承诺

如果承诺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的承诺超期到达,而要约人不愿就此超期到达的承诺接受法律约束的话,要约人应及时通知承诺人承诺因超期而无效。否则根据法律规定,要约人仍要就超期到达的承诺接受束缚。

谨慎对待承诺

对于承诺,也应慎重。因为承诺一经做出,合同即告成立,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承诺人对要约的条件不满意,则不要轻易做出认同的表示,也不要履行与要约相关的任何内容。因为法律规定承诺不但可以书面表意做出,也可以履行要约内容的方式做出,一经承诺,合同即告成立。相反,如果承诺人对要约条件非常满意,则应尽快做出承诺以使合同成立,避免因超过承诺期限而错失良机。

结论

综上所述,合同订立前应注意谈判时可以决定对方是否愿意与你合作,也应该注意此合同成立之后双方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承诺,这都是要稍加斟酌的。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1. 买卖合同中的陷阱及欺诈行为及风险防范
  2. 合同订立过程有哪些风险需防范
  3.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风险应当如何防范
  4. 房屋抵押合同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防范抵押借款风险
  5. 试用期要不要签合同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临时工未签订合同意外死亡如何处理
  2. 老板不签合同拖工资可以报警吗
  3. 公司又成立个分公司如何签合同
  4. 合同日期大写还是小写
  5. 合同形式的概念
  6. 什么合同为格式条款合同
  7. 要约与承诺分别是什么意思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