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订立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订立的程序法律知识

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订立合同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6-12

 
53787
签订合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签订合同可以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而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注意合同的风险,合同一般是以书面的形式签订的,那么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订立合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任何人都可以订立合同吗?——从法律角度解读

《民法典》与《合同法》的关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的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届时《合同法》将被《民法典》所取代,并且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将失效。

合同的订立主体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签订合同,而是只有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才能签订合同。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可以依法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那么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可以约定采用书面形式。-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订立的合同,在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是,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进行追认。如果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视为拒绝追认。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权撤销合同,并且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进行。

《民法典》对合同订立形式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指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如果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且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将视为书面形式。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才有权签订合同,合同的订立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而在《民法典》生效后,合同订立的形式规定相对宽松,电子形式的合同也被认可为书面形式的一种。
延伸阅读
  1. 合同代签有法律效力吗
  2. 签了合同不交押金合同是否成立
  3. 父母代签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
  4. 行政复议期间签定合同有效吗
  5. 电子邮件合同需打印才有效吗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保密协议
  2. 附条件合同的主要特征
  3.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问题
  4. 保密协议
  5. 案例回顾:
  6.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7. 不签合同如何申诉离职赔偿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