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4-17
要约应由具备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要约的目的是与他人订立合同,并引起相对人的承诺,因此要约人必须是合同当事人之一。
根据《合同法》第9条规定,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应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发出欲订立合同的要约,不应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效果。
要约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要约人必须通过其发出的要约充分表达出订约的意图,才能在受要约人承诺的情况下形成合同。根据《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中必须表明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要约人向希望与之订立合同的受约人发出要约。要约原则上是针对特定的相对人发出的,但也可以向不特定的人发出,此时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明确表示要约是一向要约而不是要约邀请;二是要约人必须具备向不特定的相对人履行合同的能力。
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根据《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内容必须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合同的主要条款应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内容来确定。要约内容必须明确,不能含糊不清。要约应使受要约人理解要约人的真实意思,否则无法承诺。
要约必须送达给受要约人,只有在送达后受要约人才能知晓要约,并对其产生实际拘束力。根据《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在送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如果要约在发出后由于传达要约的信件丢失或未传达,不能认为要约已经送达。
(1) 要约人必须是具备缔约能力的特定人。
(2) 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3) 要约必须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并表示要约人受其约束。
(4) 要约必须发给要约人希望与其订立合同的受要约人。
(5) 要约应以明示方式发出。
(6) 要约必须送达于受要约人。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都属于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如果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那么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要约到达时间;如果未指定特定系统,那么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要约到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