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0-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如果不同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分别投保,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其保险利益范围内依据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如果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导致保险合同无效,投保人主张保险人退还扣减相应手续费后的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如果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没有亲自签字或者盖章,而由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签字或者盖章的,对投保人不生效。但如果投保人已经交纳保险费的,视为其对代签字或者盖章行为的追认。
如果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填写保险单证后经投保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的,代为填写的内容视为投保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如果有证据证明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存在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相关规定情形的除外。
如果保险人接受投保人提交的投保单并收取保险费,尚未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符合承保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不符合承保条件的,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但应当退还已经收取的保险费。保险人主张不符合承保条件的,应承担举证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应如实告知与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有关的情况。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询问范围及内容有争议的,保险人负举证责任。
保险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应对保险合同中的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免赔额、免赔率、比例赔付或者给付等免除或者减轻保险人责任的条款进行明确说明。保险人对保险合同中有关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应当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常人能够理解的解释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如果保险合同记载的内容不一致,按照以下规则认定:
1. 投保单与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不一致的,以投保单为准。但如果不一致的情形经保险人说明并经投保人同意的,以投保人签收的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载明的内容为准。
2. 非格式条款与格式条款不一致的,以非格式条款为准。
3. 保险凭证记载的时间不同的,以形成时间在后的为准。
4. 保险凭证存在手写和打印两种方式的,以双方签字、盖章的手写部分的内容为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保险人应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核定期间应自保险人初次收到索赔请求及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的有关证明和资料之日起算。保险人可以扣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补充提供有关证明和资料的期间。扣除期间自保险人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作出的通知到达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之日起,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按照通知要求补充提供的有关证明和资料到达保险人之日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人应以自己的名义行使保险代位求偿权。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自其取得代位求偿权之日起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人在其提供的保险合同格式条款中对非保险术语所作的解释符合专业意义,或者虽不符合专业意义,但有利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人民法院应予认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并确认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火灾事故认定书等的相应证明力,但如果有相反证据能够推翻的除外。
如果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起诉保险人,保险人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未要求第三者承担责任为由抗辩不承担保险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对于财产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就其所受损失从第三者取得赔偿后的不足部分提起诉讼,请求保险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依法受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保险公司依法设立并取得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属于其他组织,可以作为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
本解释适用于尚未终审的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已经终审的案件,如果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保险纠纷案件数量呈连续增长态势。为了解决保险合同纠纷案件裁判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该解释的出台旨在积极回应民生、服务市场经济、细化法律条文、统一裁判标准,以实现司法为民、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目标。人民法院近年来一直重视保险审判工作,通过依法审理大量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制定司法解释等措施,努力推动规范保险市场的形成。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能够妥善平衡各方利益,有效统一裁判标准,为保险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2009年,《保险法》修订后,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出台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解决新旧保险法衔接问题。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涉及交强险的相关法律问题作了规定。
今年初,最高人民法院与保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建立保险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建立保险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促进保险纠纷案件的妥善解决。调查显示,该通知下发实施以来,江苏、上海等保险业发达、保险纠纷较多的地区,保险纠纷案件调解成功率达到70%。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组织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合同章条文理解与适用》一书,为各级人民法院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提供指导。
最高人民法院还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审判工作会议、撰写文章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下业务指导,规范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
2009年全国人大法工委修订《保险法》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多次与全国人大法工委修订小组召开论证会,对《保险法》的修改提出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加强与保监会的沟通协调,多次提出司法建议,共同推动保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司法解释必须根据法律和有关立法精神,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需要而制定。《解释(二)》在制定过程中,立足审判实践,服务市场需求。
《解释(二)》在制定过程中,尊重立法原意,落实法律精神。
《解释(二)》在制定过程中,立足行业现状,着眼未来发展。
《解释(二)》在制定过程中,立足本国国情,适当借鉴域外经验。
保险法司法解释与广大保险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也会对保险行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解释(二)》制订中,坚持妥善平衡各方利益,加强保护保险消费者。
《解释(二)》制订中,坚持诚信原则,防范道德风险。
《解释(二)》制订中,坚持保险原理,尊重保险特性。
《解释(二)》制订中,遵守合同原理,把握保险合同的特点。
《解释(二)》第四条规定,督促保险公司尽快承保,并要求保险公司在保险标的符合承保条件的情况下,对其收取保险费后、作出承保意思表示前发生的保险事故承担保险责任。
《解释(二)》明确了告知义务的范围以及保险合同解除与拒赔的关系等问题,防止保险人随意以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为由拒赔。
《解释(二)》明确保险人履行明确说明义务的范围,提高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履行的标准,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解释(二)》规定,保险人对非保险术语的解释必须符合专业意义,不符合专业意义但有利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人民法院予以认可。
《解释(二)》规定,如投保单与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不一致,应以投保单为准。
《解释(二)》明确该“三十日”核定期间自保险人初次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索赔请求及有关证明或者资料之日起算,解决理赔难问题。
《解释(二)》规定,保险人不能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未要求第三者承担责任为由作为抗辩,防止保险人拖延理赔。
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法特有的制度,财产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是否具有保险利益直接决定被保险人是否能够请求赔偿保险金。
《解释(二)》第一条规定,不同投保人可以就同一保险标的分别投保,承认财产的使用人、租赁人、承运人等主体对保险标的也具有保险利益,防止保险人滥用保险利益原则拒绝承担保险责任。
《解释(二)》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没有亲自签字或者盖章,而由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签字或者盖章的,对投保人不生效。但投保人已经交纳保险费的,视为其对代签字或者盖章行为的追认。
《解释(二)》第三条第二款规定,保险人或其代理人代为填写保险单证,如投保单所附风险询问表,并经投保人签字或盖章确认的,代为填写的内容视为投保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如果保险人或其代理人存在《保险法》规定的保险误导行为的,则不予认可。
《解释(二)》通过对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规范,限制保险人在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时拒绝赔偿的权利,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解释(二)》第五条规定,投保人仅对其明知的与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有关的情况承担告知义务,防止保险人以投保人未告知其不知道的事实为由拒绝赔偿。
《解释(二)》第六条规定,只有保险人询问的,投保人才承担告知义务,投保人的告知范围以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为限,且保险人原则上不得采用概括性条款进行询问。
《解释(二)》第七条规定,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成立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仍然收取保险费的,不得解除保险合同。
根据《解释(二)》第八条规定,保险人只有解除保险合同才可以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为由拒绝理赔。当事人就拒绝赔偿事宜及保险合同存续另行达成一致的,应当予以准许。
《解释(二)》通过规范保险人的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防止销售误导的发生。
《解释(二)》第九条规定,保险人提供的格式合同文本中的责任免除条款、免赔额、免赔率、比例赔付或者给付等免除或者减轻保险人责任的条款,都属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对这些内容都必须进行提示和明确说明。
《解释(二)》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保险人可以采用文字、字体、符号或者其他明显标志等形式进行提示,且提示必须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使投保人知道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存在。
《解释(二)》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保险人对保险合同中有关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的说明,必须达到常人能够理解的程度。
《解释(二)》第十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保险人对其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负有举证责任,有利于切实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
《解释(二)》通过对市场行为的规范,维护正常交易秩序,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保险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
《解释(二)》明确交易规则可以增强市场交易主体的可预见性,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解释(二)》通过对保险创新的鼓励,促进保险市场的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提供保险支持。
《解释(二)》尊重保险行业形成的合理行业规则和交易习惯,但也要修订和完善这些规则,使之更加符合法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