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行业中的商标侵权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法律法规 > 保险法规法律知识

汽配行业中的商标侵权问题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3-20

 
400380

商标是用于区分一个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与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记。商标享有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个人或集体都不得盗用或仿用。

然而,一些品牌企业的商标经常遭到明知故犯的人士的侵权行为,商标侵权案件因此成为各类侵权案件中的首要问题。例如,北京海关曾查获五百余件侵犯尼桑汽车零配件商标专用权的货物。另外,在2013年,汽配商法雷奥将江苏法雷奥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浩海力兴经贸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这些案例在汽配行业中并不罕见。

商标侵权的主要形式

商标侵权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将他人注册的图形商标用作企业的招牌。
  2. 将他人注册的文字商标(包括中文和外文)用作企业的招牌。
  3. 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他人注册的商标。
  4. 在表述企业经营范围时,突出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文字。
  5. 在商业交易文书、名片等上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文字和图形。

汽车消费中的侵权行为

一、涉嫌“霸王条款”的合同设置

许多消费者反映,在与汽车经销商签订购车合同时,合同中的某些条款只对经销商有利,甚至与法律相悖,构成了所谓的“霸王条款”。例如,购车合同规定:“在合同履行期间因买方原因导致本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卖方有权随时终止本合同,没收全部定金,并有权另行要求赔偿卖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二、紧俏车型加价“搭售”

近期,由于汽车市场持续火爆,一些厂商采取了“饥饿营销”手段,通过加价提车、买车搭保险、买车搭装潢等经营策略,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选择权。

三、不切实际的节油宣传

随着油价上涨,燃油经济性成为许多消费者购买汽车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很多汽车4S店将“节油”作为主要宣传卖点。

四、违规扣押合格证

一些汽车经销商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会通过以新车合格证向银行质押贷款的方式,导致消费者购买新车后无法及时上牌。这使得消费者在新车不能上牌的期间面临巨大的风险,因为根据保险公司的盗抢险免责条款,车辆没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或车牌号,将不在理赔范围内。同时,交警部门也会对未按规定时间上牌的车辆进行处罚。

五、新车出现维修旧痕

消费者购买新车时,通常会对汽车4S店的信任,只是对新车的车况进行简单检查,然后在新车交付清单手册上签字认可。然而,个别4S店会将在物流运输中出现刮擦的新车重新进行维修,然后以新车的形式销售给消费者。

六、车辆故障屡修不好

消费者在汽车维修投诉案件中,发现车辆故障往往有三个原因:消费者对车辆使用不当、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导致找不到故障的真正原因,只能进行无效修复,以及汽车本身存在质量缺陷。

七、汽车维修价格过高

消费者在汽车消费方面的投诉和咨询中,最常见的抱怨是“买车容易养车难”。

八、售后服务缺乏诚信

大部分消费者是首次购车,缺乏有关汽车使用、维修、保养的知识。当车辆出现质量问题时,个别4S店不仅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还习惯采取拖延的手段或将责任推给汽车生产厂商,以逃避应承担的责任。此外,车辆出现故障后,维修人员或汽车厂商的鉴定机构的结论往往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消费者很难认可检测数据或鉴定结论。

延伸阅读
  1. 非营利使用商标是否构成侵权
  2. 商标侵权赔偿金额的确定
  3. 摹仿翻译他人驰名商标的法律责任
  4. 如何认定商标权案件的共同侵权
  5. 商标侵权的法律程序

保险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什么是受益人
  2. 新车被撞保险公司只管吗
  3. 现在土地被征用了,我还能和村集体一起买保险吗
  4. 我负全部责任,对方不同意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该怎么办
  5. 追尾全责怎么赔偿走保险流程
  6. 单方事故车辆报废报保险多久能下来
  7. 非因工死亡单位和劳动保险都要培偿吗
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3. 伪造商标标识的侵权纠纷
  4. 售假货注册商标的侵权纠纷
  5. 法律对未注册驰名商标如何保护?
  6. 商标侵权纠纷
  7. 仿冒注册商标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