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孤儿怨,心理疾病病人犯罪是否判刑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26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结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后,不负刑事责任。然而,他们的家属或监护人有责任严格看管和医疗他们,并在必要时由政府进行强制医疗。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女性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规定
在我国,对于女性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对给予保护的规定,例如不适用死刑。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侵犯其权益,例如搜查身体,一些特殊规定也被考虑。目前,我国对于女性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要求讯问时由女性检察官担任。此外,如果需要搜查身体,必须有被搜查人或其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在场,并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除此之外,对于女性未成年人犯罪,会根据以下情节进行处罚:1. 适用刑罚时应正确适用法定情节: - 无可选择地按照法律规定从轻、减轻处罚。量刑时应留有一定幅度,不能在法定刑内裁量最高刑。同时,如果存在从宽和从严的情节,会优先考虑适用从宽处罚。 2. 酌定情节: - 法律上未明确规定的情节,由人民法院根据立法精神和审判实践,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酌情考虑适用。 - 具体可以考虑的情节包括犯罪的动机手段、犯罪时的环境条件、造成的损害结果、犯罪少年一贯表现,犯罪后态度、人身危险性、犯罪的起因、促成犯罪的客观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