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3-07
1. 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在接受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刑事案件后,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对于重大、复杂线索,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的情况下,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而对于特别重大、复杂线索,地(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的情况下,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六十日。
2.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
公安机关在接受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后,应在三日内开始进行审查,一般审查期限为十日,最长期限为三十日。
3. 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或书面通知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
对于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或书面通知的刑事案件,应在指定的期限内立案。
4. 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监督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
人民检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下达后,公安机关应在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5. 公安信访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
公安信访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为六十日。情况复杂的情况下,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需要说明两点:
一是上述期限的计算是从公安机关接受线索或材料后,作出案件登记之日起始。
二是各省、市的公安机关可能有更具体的立案审查期限,且因省(市)而异,但具体期限肯定等于或少于而绝不会多于上述相同情形的期限。
1. 主体不同
治安处罚的行政主体只能是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行政处罚的行政主体除了公安机关外还有税务、工商、财政、计划、海关、港务、外汇等行政主体。因此,一般情况下,公安适用的行政处罚都要加上“公安行政”的字样。
2. 适用依据不同
治安处罚只能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行政处罚的适用范围除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外,还包括其他的行政法规。例如,非法持有、使用假币行为适用《银行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适用《禁毒决定》等。
3. 罚则不同
治安处罚规定的处罚种类只有警告、罚款和拘留三种;而行政处罚除此之外,还有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或暂扣执照、许可证等,且是否适用拘留、罚款数额大小等也不尽相同。
4. 适用法律文书格式不同
治安处罚适用的法律文书格式包括《治安管理处罚审批表》、《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书》和《治安管理当场处罚书》等;而行政处罚文书则与此不同,适用《公安行政处罚审批表》、《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当场处罚决定书》等。
5. 罚缴方式不同
治安处罚中,罚款和决定和收缴由公安机关执行;而行政处罚中,一般实行罚缴分离制,罚款决定由行政机关执行,罚款的收缴由银行执行。
6. 执行不同
治安处罚中,公安机关对拒不执行的相对人可以适用强制执行,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而行政处罚中,除了公安、税务、海关外,其他的行政机关、授权组织不能适用强制执行措施,而只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7. 权利救济不同
治安处罚的相对人对治安处罚不服只能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再提起行政诉讼;而行政处罚则各有不同,有的只能提起行政诉讼,有的只能申请行政复议,有的在两者间选择,并且选择后就不能再变更,有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选择行政复议后,对行政复议不服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