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24
移送管辖是指地方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发现自身无管辖权时,依法将该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另一法院。移送管辖的目的是确保案件能够得到正常审理,它是一种纠正管辖错误的措施。
通常情况下,移送管辖发生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但也可能发生在上级和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当地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时,应当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如果受移送的法院认为自己也无管辖权,则应当向上级人民法院请示指定管辖,而不得再自行移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并且受移送的法院应当受理。如果受移送的法院认为案件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应当向上级人民法院请示指定管辖,而不能自行移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在答辩期间届满后未应诉答辩,人民法院在一审开庭前发现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裁定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
在刑事和行政法律中,也存在对移送管辖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必须将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法院审判。
总之,移送管辖是一种确保案件得以正常审理的措施,它在不同的法律领域都有相应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