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维权的困难与法律保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其他网络侵权法律知识

网络维权的困难与法律保障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8

 
42877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基于网络的生产和销售方式也应运而生。其中,以淘宝等为代表的网络购物形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网络带给我们利益,也带给我们伤害,那么网络维权难吗?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

网络购物的便利与缺陷

网络购物的兴起,给人们的购物方式带来了丰富性和便利性。它不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人们可以方便地在家中选择商品,而且速度快、效率高,商品信息量也更大,方便了比较和挑选。此外,网络购物的商品价格相对较低,满足了一些人对物美价廉商品的需求。因此,网络购物适应了时代和市场的需求,成为了一种大势所趋的趋势。

然而,尽管网络购物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由于买卖双方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双方没有见面的机会,商品也是通过邮寄的方式送到客户手中。相比于现场购物,网络购物缺少了进一步了解商品的机会。消费者只能在收到商品后才能知道商品是否有质量问题。如果商品有问题,就很容易引起纠纷。此外,一些商家利用虚拟的交易环境,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自己的信誉和好评数,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无法表达自己的苦衷。

法律保障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可以到消费者协会申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3·15”消费者权益日,众多消费者都会积极维权。那么,在网络购物的世界中,是否也应该有一个类似于“3·15”的维权机制,让网络消费者有地方可以申诉呢?期待网络管理能够进一步完善,建立自己的网络消费者协会,监督和规范网络商家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推动网络购物行业的良性发展。

法律保障的具体措施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法律保障措施:

1. 遇消费欺诈可获“三倍赔偿”

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最低不低于500元。

2. 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将有法可依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必须严格保密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得泄露、出售或非法提供给他人。如果违反规定,经营者将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罚。

3. 消费者有七天的“后悔权”

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认的“七天无理由退货”制度,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的七天内可以行使退货权利,无需提供理由。

4. 消费者维权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针对耐用商品和装饰装修等服务,如果消费者在六个月内发现瑕疵或发生争议,经营者将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这对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非常重要。

5. 网络交易平台承担“先行赔付”责任

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如果网购商品出现问题,消费者可以直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出赔付要求。如果网络交易平台无法提供销售者或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平台将承担先行赔付的责任。

6. 虚假广告代言人及发布者需承担“连带责任”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对于涉及食品药品等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务的虚假广告,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以及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将承担连带责任。

7. 商家不诚信行为将记入“信用档案”

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6条的规定,对于商家的掺杂、掺假、虚假宣传等不诚信行为,除了依法处罚外,有关部门还将记入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布。

8. 对霸王条款“坚决说不”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含有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和减免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不公平、不合理内容的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无效。

网络侵权热门知识

  1. 网络对传统隐私权的冲击及新的侵权形式
  2. 网络犯罪的特点
  3. 网络传播信息的法律责任
  4.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暴力行为
  5. 网络犯罪种类
  6. 利用网络电话骚扰他人是否违法?
  7. 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要哪些证据谁来证明
网络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