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备案要求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虚拟货币法律知识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备案要求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8

 
425166
区块链是一种最新的信息储存处理技术,目前我国是鼓励和支持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要按法律的规定,开发和应用区块链技术,那么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要不要备案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需进行备案登记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备案登记手续包括填报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服务类别、服务形式、应用领域、服务器地址等信息。

变更和终止服务的处理

如果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需要变更服务项目、平台网址等事项,应在变更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手续。而如果提供者决定终止服务,应在终止服务前的三十个工作日内办理注销手续,并进行妥善安排。

网络安全法的亮点

禁止出售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任何提供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必须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此外,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以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也不得非法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违反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打击网络诈骗行为

网络安全法针对不断出现的新型网络诈骗犯罪制定了相应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同时,不得利用网络发布与实施诈骗、制作或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

网络实名制要求

网络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网络实名制"的要求。网络运营者在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时,必须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如果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网络运营者将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网络安全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进行了明确规定。国家将重点保护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打击攻击破坏行为

网络安全法规定,境外的个人或组织从事攻击、侵入、干扰、破坏等危害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国务院公安部门和有关部门还可以决定对该个人或组织采取冻结财产或其他必要的制裁措施。

延伸阅读
  1. 网络传播信息的法律责任
  2.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备案要求
  3. 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要哪些证据谁来证明
  4. 破坏计算机网络服务渎职罪的刑事责任
  5. 网络商标侵权主体的确定

互联网金融热门知识

  1. 众筹的法律风险及国外监管措施借鉴
  2. 所有的非法集资参与人都会被找到吗
  3. 非法集资受害人不去报案有啥后果吗
  4. 如何向国家举报非法集资问题
  5. 支付宝套现是违法行为吗
  6. 财产保全冻结的是银行卡账户吗?不能冻结其支付宝账户
  7. 高速占地补偿款到底归谁
互联网金融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