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破产重整的条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4
一个企业、公司,在面临破产倒闭的时候肯定想再挣扎,那到底可不可以继续经营呢?当然可以,只要明确利害关系,在人民法院的参与下,进行业务重整就好。那么对于重整你们知道什么呢?申请破产重整必须要满足什么条件?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当企业法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符合本法规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债务清理。如果企业法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也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二、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当企业法人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符合本法规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债务清理。企业法人已经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情况下,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破产重整的概念
破产重整制度是现代破产法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破产清算制度、破产和解制度构成了破产法的主要框架。这三个制度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破产清算是指企业被宣告破产后进行的清算程序,旨在立即清算企业,公平分配债务人的财产,使企业消亡。破产重整是为了使债务人企业继续存在,有能力清偿债务,平衡保护债权人、出资人、其他利害关系人与债务人企业的利益,并限制担保物权的行使。破产重整制度弥补了破产和解制度的缺陷,体现了现代破产法实施破产预防的程序目的。我国《企业破产法》包括破产清算、破产重整和破产和解三个制度,这三个制度在程序进行过程中可以依法转换。本文主要探讨从破产清算程序向重整程序转换的条件。
清算转重组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七十条第二款规定,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在宣告债务人破产之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因此,破产清算程序转为重整程序的适用条件应包括程序要件、实体要件、申请主体资格等三个方面。
一、程序要件
程序要件是破产清算程序转为重整程序的第一道关口,具体如下:(一)人民法院已受理破产申请债权人提起破产清算申请,如果人民法院不受理,债务人、出资人无权提出重整转换申请。只有在债权人提出破产清算申请且人民法院受理后,相关法律措施已实施,如管理人已产生、财产已被接管等,债务人、出资人才有权提出重整申请。(二)人民法院受理的是债权人提出的破产申请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七条规定,当债务人不能清偿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如果债权人没有提出破产申请,债务人的出资人无权提出重整申请。《企业破产法》不允许破产清算、重整和解程序之间多次转换,债务人不得重复提出不同的破产申请,以避免浪费社会资源,符合现代破产法的经济与效率原则。(三)人民法院已受理的债权人提出的破产申请是以适用破产清算程序为内容债务人、出资人只有在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情况下,才可以提出重整申请。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债权人提出重整申请仅限于债务人尚未进入破产程序时。人民法院受理债权人提出的重整申请后,债务人或出资人已无另行申请的必要。(四)人民法院尚未对债务人作出宣告破产的裁定这是时间条件,即债务人、出资人提出重整申请必须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重整申请具有优先的排他效力,一旦法院裁定认可重整申请,正在进行的破产清算程序即告中止。如果债务人不执行或不能执行重整计划,人民法院将裁定将破产重整程序转为破产清算程序。破产重整程序转为破产清算程序后,不能再转回破产重整程序,因为已宣告开始的破产清算程序是不可逆转的。
二、实体要件
在破产清算程序向重整程序转换中,无论是债务人申请重整还是出资人申请重整,实体上的适用条件都应具备可行性和企业存在挽救的可能性。《企业破产法》对重整可行性的标准没有具体规定。为防止重整程序被滥用,债务人必须具备可行性和挽救企业的可能性。人民法院在受理重整申请时应严格审查债务人重整是否具备可行性,以防止重整程序被恶意利用,保护债权人利益。
三、申请主体资格
我国采取申请破产主义,当事人不申请,人民法院没有发动的权利。破产清算程序转为重整程序的申请主体,即重整申请权人,可以是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债务人在进入破产程序后可以提出重整申请,而出资人作为最愿意挽救企业的人,也具备提出重整申请的资格。出资人提出重整申请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挽救企业,对于拯救企业和保护债权人利益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