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5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7年12月1日起生效。
根据办法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的个人或法人应向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
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备案要求的即予以备案,并当场颁发《中医诊所备案证》。若材料不全或不符合备案要求,应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五日内告知备案人需要补正的内容。国家将逐步推进中医诊所管理信息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网上备案申请。
根据办法规定,举办中医诊所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 个人举办中医诊所的,应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三年,或者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法人或其他组织举办中医诊所的,诊所主要负责人应符合上述要求;
(二) 符合《中医诊所基本标准》;
(三) 中医诊所名称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四) 符合环保、消防的相关规定;
(五)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中医诊所。
中医诊所备案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 《中医诊所备案信息表》;
(二) 中医诊所主要负责人有效身份证明、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
(三) 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名录、有效身份证明、执业资格证件;
(四) 中医诊所管理规章制度;
(五) 医疗废物处理方案、诊所周边环境情况说明;
(六) 消防应急预案。
若为法人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中医诊所,还需提供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资质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其他组织的代表人身份证明。
备案人应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和真实情况,并对备案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备案要求的即予以备案,并当场颁发《中医诊所备案证》。若材料不全或不符合备案要求的,应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五日内告知备案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国家将逐步推进中医诊所管理信息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网上备案申请。
中医诊所应在明显位置公示《中医诊所备案证》和卫生技术人员信息。
中医诊所的人员、名称、地址等实际设置应与《中医诊所备案证》记载的事项相一致。若中医诊所的名称、场所、主要负责人、诊疗科目、技术等备案事项发生变动,应及时向原备案机关申请变更备案。
禁止伪造、出卖、转让、出借《中医诊所备案证》。
中医诊所应按照备案的诊疗科目、技术开展诊疗活动,加强对诊疗行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管理,并符合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等相关规定。
中医诊所发布医疗广告应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禁止虚假、夸大宣传。
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在发放《中医诊所备案证》之日起20日内将辖区内备案的中医诊所信息在政府网站公开,方便社会查询和监督,并及时向上一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报送本辖区内中医诊所备案信息。上一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进行核查,发现不符合办法规定的备案事项,应在30日内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