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与票据诈骗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支票 > 支票追索权法律知识

合同诈骗罪与票据诈骗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3-12

 
422422

一、犯罪客体和行为方式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和票据诈骗罪都是特殊的诈骗犯罪,具有诈骗的本质特征,但在侵害的客体和具体的行为方式上存在区别。

从犯罪客体来看,两罪都侵害他人财产所有权,但合同诈骗罪还侵害国家合同管理制度,票据诈骗罪还侵害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从客观要件来看,合同诈骗罪和票据诈骗罪客观上都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使对方当事人上当受骗,信以为真,“自愿”地交出财物。

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为欺骗手段,将他人预付定金、货款或代销售的货物等非法占有。

而票据诈骗罪则是行为人以支付虚假的金融票据作为犯罪手段,使受害人误以为交易结算已完成,并自愿交付货物或支付相应对价,从而非法占有受害人相应的财物,因而两罪在行为方式上互有交叉。

二、法条竞合关系及适用原则

从合同诈骗罪与票据诈骗罪的关系看,两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之间存在相互交叉的法条竞合关系。

对于法条竞合,只能按一罪定罪处罚。如果两罪之间是包容关系,一般来说,其适用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如果两罪之间是交叉关系,则适用重法优于轻法原则。

三、法定刑的差异

从票据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法定刑来看,票据诈骗罪的法定刑重于合同诈骗罪。

因此,当两罪交叉竞合时应以票据诈骗罪定罪处罚。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行为人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作合同担保而进行诈骗,由于《刑法》第224条第(2)项明确规定其属于合同诈骗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不符合票据诈骗罪中以虚假票据进行结算的方式直接骗取受害人的财物的行为特征,故应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1. 市场监督查获大量假商标的刑事责任
  2. 贷款诈骗罪的金额标准
  3. 偷拍他人隐私放到网上是否构成犯罪?
  4. 假冒商品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5. 聚众斗殴逃跑的法律处理方式

支票热门知识

  1. 现金支票的有效期限
  2. 支票结算的内部控制制度
  3. 支票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
  4. 支票管理制度
  5. 严格遵守票据法规定的“九不准”
  6. 支票结算方式的法律规定
  7. 现金支票的会计核算
支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