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缺乏合同资格和实际履行能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债权 > 合同债权保护法律知识

主体缺乏合同资格和实际履行能力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4-13

 
421346
合同债权最常见的风险有哪些

在经济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合同主体缺乏合同资格和实际履行能力的风险,即以欺骗出卖人的方式,以皮包公司的名义与其订立合同,从而骗取出卖人的货物。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以法人及其他组织为一方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具体表现为:

a、缺乏法人资格证明

订立合同的一方根本没有提供法人资格证明。

b、伪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合同一方提供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为副本(未年检)或复印件,实际上是伪造的证明。

c、虚报注册资本

合同一方提供的正式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虽然存在,但实际上虚报了注册资本,没有实际的资金和履行能力。

d、无效的营业执照

合同一方虽然在订立合同时提供了正式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由于其他原因,如已歇业或被吊销营业执照,导致其无效。

超越代理权限签订合同债务

在签订合同债务时,经常会出现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情况。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代理人所签订的合同权利和义务应由被代理人承担。然而,如果代理人超越了代理权限或代理权授权期限已届满而签订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行为人将承担相应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这可能给合同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因此,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如果对方是加盖分公司、部门的印章或者是部门经理、业务人员等,需要明确的授权委托书。

合同债务中的漏洞导致权利得不到保护

在合同债务中,由于对业务不熟悉或谈判经验不足,常常会出现合同内容中的漏洞,其中常见的漏洞包括:

a、质量约定不明确

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产品的质量标准。

b、履行地点不明确

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履行合同的具体地点。

c、付款期限不明确

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付款的具体期限。

d、违约责任不明确

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违约责任的具体内容。

e、付款方式不明确

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付款的具体方式。

f、履行方式不明确

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履行合同的具体方式。

g、计量方法不明确

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计量产品的具体方法。

h、检验标准不明确

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产品检验的具体标准。

以上漏洞往往出现在合同主文内容缺少或约定不明确、使用的文字双方有争议等情况。

恶意履行合同债务

签订了一份内容齐备、详尽完善的合同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在实际履行中可能会出现恶意履行的情况,常见的情况包括:

a、拒付货款

以产品质量差为借口,恶意拒绝支付货款。

b、故意隐瞒产品质量问题

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但故意不告知对方。

c、不通知多次交货

在多次交货时不通知对方。

d、不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

对方履行不符合约定时,不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

e、拒绝支付货款

出卖人工作人员以工作人员非本企业员工为由拒绝支付货款。

虚开支票,套取货物

虚开支票是一种近年来增长较快的欺诈行为。主要形式包括开具不实面额的支票(即空头支票),当收票人将支票交给自己的开户行转账时,出票人的开户行会拒付支票,导致支付额无法兑现。还有一种形式是故意制造障碍使支票无法兑现,这种形式更具隐蔽性。例如,支票上的印鉴与出票人在银行预留的印鉴不同,支票的大小写不同,日期有误,连笔致使支票不能清晰辨认,有涂改等,都会导致支票被拒付。虚开支票方利用收票人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弄清支票真伪的特点,套取了货物,使对方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

延伸阅读
  1. 如何正确签订合同,预防合同诈骗
  2. 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3. 房屋租赁合同伪造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4. 特许经营合同
  5. 签订合同谁先签字呢

合同债权热门知识

  1. 买卖合同与借款合同的成立问题
  2. 工程承包合同风险提示
  3. 合同生效的要件
  4. 婚前协议的有效性问题
  5. 证据一:承包方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6. 合同成立的要件
  7. 未签劳动合同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合同债权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