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协议的公证程序及必要性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6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政府要征收土地,应向被征收者给予一定的补偿,会签订相应的房屋拆迁协议。那么,房子拆迁协议必须公证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房屋拆迁协议的公证是一项强制性的法律要求。公证机关对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进行公证,旨在确保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消除被拆迁人对协议的疑虑。
一、房屋拆迁协议的公证申办
房屋拆迁协议的公证申办由拆迁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负责。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应共同前往具有管辖权的公证处,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供以下材料:
- 拆迁人的法人资格证明和代表人身份证件,被拆迁人的身份证件和户籍证明,代管人、代理人的委托书或其他代管、代理权资格证明;
- 拆迁单位应提供县以上政府房屋主管部门颁发的房屋拆迁方案等;
- 被拆迁人应提供享有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书或证明材料;
- 房屋拆迁协议文本(公证处可代当事人草拟);
-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二、公证程序规定
根据《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
- 当事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理申办公证,但涉及遗嘱、遗赠扶养协议、赠与、认领亲子、收养关系、解除收养关系、生存状况、委托、声明、保证及其他与自然人人身有密切关系的公证事项,必须由当事人本人亲自申办。
- 公证员和公证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不得代理当事人在本公证机构申办公证。
- 经公证的事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进行调解。若当事人达成新的协议并申请公证,公证机构可以办理公证。若调解不成,公证机构应告知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通过房屋拆迁协议的公证程序,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为拆迁双方提供法律保障,维护公平公正的拆迁协议的达成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