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法定申请期限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处理意见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程序法律知识

超过法定申请期限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处理意见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11

 
419392
如果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确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应该负责赔偿。那么,工伤认定期限已过,要怎么赔偿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直接驳回起诉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法院可以直接驳回工伤职工的起诉。这种处理意见有助于维护司法统一,简化法律适用,方便操作,同时也能减轻法院案件处理压力,避免法院卷入社会矛盾。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由于法律制度本身的限制,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法官对法律解释仅停留在对法律条文的机械理解和适用,缺乏对立法精神的探究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导致案件审判效果与社会效果严重不一致。

二、直接认定工伤

法院可以直接认定工伤,并判决用人单位按工伤赔偿标准承担赔偿责任。这种处理方式肯定了工伤职工请求工伤事故赔偿的权利,避免了行政诉讼程序的复杂性。然而,直接由法院认定工伤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行政法角度看,我国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工伤认定程序由劳动保障部门实施,其他部门没有工伤认定权限,法院直接认定工伤缺乏法律授权依据;其次,工伤保险属于劳动社会保障法的调整范畴,工伤认定涉及整个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不仅仅是单个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民事权利调整,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工伤认定体现了公法领域国家公权的干预力,法院不宜将其作为具体民事权利纠纷处理;再次,法院自行确认工伤会导致法院和劳动行政部门之间的权力冲突,同时也会导致当事人故意不通过行政程序申报工伤,以便在民事诉讼程序中提出工伤认定,从而浪费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

三、参照雇员人身损害赔偿处理

法院可以参照雇员人身损害赔偿处理方式,判决用人单位按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工伤事故责任起源于雇主责任,工伤事故既有侵权行为性质,又具有工伤保险性质,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和工伤保险法的规定都可以作为处理依据。当工伤职工无法获得工伤保险救济时,人身损害民事赔偿提供了另一种救济的可能性。而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是比雇佣关系更稳固的劳动关系,因此法院参照雇员受害赔偿进行处理是合理的。然而,实践中发现,由于工伤保险待遇和人身损害赔偿功能上的差异,按照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获得的赔偿金额远高于工伤保险待遇,这种利益上的巨大差异成为部分工伤职工故意拖延工伤认定申请并转而请求民事赔偿救济的主要原因。如果法院采取这种处理方式,对已为工伤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无疑是不公平的。从长远来看,这必将导致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化解劳灾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劳资矛盾不断激化,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延伸阅读
  1. 工伤申报证明逾期了,怎么办
  2. 申请工伤认定程序
  3. 煤矿工伤轻微骨折赔偿标准及申请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4. 网友提问: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差异
  5. 雇工和职工是什么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五级伤残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及工伤伤残鉴定方法
  2. 工伤赔偿及相关标准
  3. 非法用工伤亡赔偿的法律适用
  4. 工伤人死了赔偿多少钱
  5. 工伤索赔申请书的撰写方法
  6. 兼职如何申请工伤赔偿
  7. 在工地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受伤了怎么赔偿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