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1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协商一致,才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并且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就已订立的劳动合同的部分条款达成修改、补充或废止协定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劳动合同的履行可能会出现困难,或者合同的履行可能导致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不平衡。因此,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允许劳动关系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变更劳动合同的部分内容,但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任何一方都不得随意单方变更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就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另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也是劳动合同变更的一个重要法定事由。
另外,变更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根据案件描述,单位单方面将李某的岗位变更为销售员,并且改变了他的报酬形式。然而,李某表示不同意,并认为岗位调动应当经过协商一致。
尽管李某不同意,但单位还是发出了一份通知书,宣布他的岗位调整为销售员。因此,双方产生了争议。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单位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是无效的。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进行。因此,李某的要求可以得到支持,单位应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