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6

 
41739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5年10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63次会议、2015年11月1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4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对于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我们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对于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二级文物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以走私文物罪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一级文物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对于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三级文物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节较轻”。对于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如果无法确定文物等级,或者按照文物等级定罪量刑明显过轻或过重的情况,可以根据走私的文物价值来定罪量刑。如果走私的文物价值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以走私文物罪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文物价值在一百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如果文物价值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节较轻”。

第二条:对于盗窃文物的认定

对于盗窃一般文物、三级文物、二级以上文物的行为,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对于盗窃文物,如果无法确定文物等级,或者按照文物等级定罪量刑明显过轻或过重的情况,可以根据盗窃的文物价值来定罪量刑。

第三条:对于故意损毁文物的认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对于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 造成五件以上三级文物损毁;(二) 造成二级以上文物损毁;(三) 致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严重损毁或者灭失;(四) 多次损毁或者损毁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五)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如果行为人在实施上述规定的行为之前,拒不执行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停止侵害文物的行政决定或者命令,可以从重处罚。

第四条:对于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的认定

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以及未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的本体,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对于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 致使名胜古迹严重损毁或者灭失;(二) 多次损毁或者损毁多处名胜古迹;(三)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如果行为人在实施上述规定的行为之前,拒不执行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停止侵害文物的行政决定或者命令,可以从重处罚。如果行为人故意损毁风景名胜区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可以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一款和本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定罪量刑。

第五条:对于过失损毁文物的认定

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具有本解释第三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

第六条:对于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的认定

出售或者为出售而收购、运输、储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规定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对于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一) 倒卖三级文物;(二) 交易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三)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如果行为人在实施上述规定的行为之前,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一) 倒卖二级以上文物;(二) 倒卖三级文物五件以上;(三) 交易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四) 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七条:对于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的认定

对于国有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其他国有单位,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或者管理的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二十七条的规定,以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条:对于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认定

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包括水下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不以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也应当包括在内。如果实施盗掘行为,已经损害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应当认定为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既遂。如果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以外的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认定

明知是盗窃文物、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犯罪所获取的三级以上文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加工、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在实施上述规定的行为之前,事先通谋的,应当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十条: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认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的“后果严重”:(一) 导致二级以上文物或者五件以上三级文物损毁或者流失;(二) 导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严重损毁或者灭失;(三) 其他后果严重的情形。

第十一条:对于单位实施文物犯罪行为的认定

单位实施走私文物、倒卖文物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于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实施盗窃文物、故意损毁文物、名胜古迹,过失损毁文物,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行为的,应当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定罪量刑标准,追究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的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和定罪量刑

针对不可移动文物整体实施走私、盗窃、倒卖等行为的,根据所属不可移动文物的等级,依照本解释的规定定罪量刑:(一) 尚未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适用一般文物的定罪量刑标准;(二)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适用三级文物的定罪量刑标准;(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适用二级以上文物的定罪量刑标准。针对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建筑构件、壁画、雕塑、石刻等实施走私、盗窃、倒卖等行为的,根据建筑构件、壁画、雕塑、石刻等文物本身的等级或者价值,依照本解释的规定定罪量刑。建筑构件、壁画、雕塑、石刻等所属不可移动文物的等级,应当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第十三条:对于案件涉及不同等级文物的认定

如果案件涉及不同等级的文物,应当按照高级别文物的量刑幅度来定罪量刑。如果案件涉及多件同级文物,五件同级文物视为一件高一级文物,但是价值明显不相当的除外。

第十四条:对于文物价值的认定

对于依照文物价值定罪量刑的情况,应当根据涉案文物的有效价格证明来认定文物价值。如果没有有效价格证明,或者根据价格证明认定明显不合理,可以根据销赃数额来认定文物价值。也可以结合鉴定意见、报告来认定文物价值。

第十五条:对于专门性问题的认定

如果案件涉及的有关文物鉴定、价值认定等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可以由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报告。对于文物价值,也可以由有关价格认证机构作出价格认证并出具报告。

第十六条:对于情节轻微的认定

如果行为人在实施本解释规定的行为之前,是初犯,积极退回或者协助追回文物,未造成文物损毁,并确有悔罪表现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如果行为人在实施本解释规定的行为之前,是初犯,积极赔偿损失,并确有悔罪表现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第十七条:对于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的认定

如果案件涉及走私、盗窃、损毁、倒卖、盗掘或者非法转让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应当依照刑法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定罪量刑。

第十八条:解释的施行和废止

本解释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盗掘、非法经营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研)发〔1987〕32号)。如果之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以本解释为准。
延伸阅读
  1. 盗窃罪的刑事责任
  2. 一、基层法院的管辖范围
  3. 工程索赔报告范本撰写指南
  4. 酒驾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和赔偿
  5.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期限是多长时间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领导受贿员工的法律责任
  2.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3.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4.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5. 非法传教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
  6.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7.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