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规范农田土地经营权流转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4-17
调研发现农村农田丢荒现象普遍存在
政协委员唐光密和徐东在对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农村进行调研后发现,许多村庄存在着基本农田长年丢荒或短期休种的现象。调研显示,一些农村利用农田种桑养蚕等产业的农民农田利用率相对较高,而未发展其他项目的农村则存在较高的农田丢荒率。琼中各乡镇都存在基本农田丢荒闲置的情况。
原因分析:产值低、补贴偏低、品种单一、水源不足、劳动力外流
调查发现,农田种植水稻产值不高,农民种田的效益相对较低,极大影响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种粮补贴限定范围狭窄且补贴标准相对偏低,无法有效激励农民种田。农田种植品种较单一,缺乏效益高的优势产业。旱田水源无法有效保障,外出务工劳力逐年增多,导致农田弃种或丢荒。
建议一:规范有序地推进农田土地经营权流转
建议通过向有经济实力、有市场和技术优势的农业公司、种植大户、种植专业户等流转土地经营权,将农村闲散丢荒农田统筹整合、合理开发利用起来。可根据农民群众的意愿,统一连片整理耕地,将土地折股量化、确权到户,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也可以引导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通过自营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建议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建议继续加大对种桑养蚕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发动农民充分利用旱田扩大种桑面积,壮大养蚕产业。同时,积极转变农业经营观念,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家庭农场等项目,打造农耕教育、生态保育、民宿体验、乡土民俗等休闲活动项目,努力拓宽农业发展新空间。
建议三:提高种粮补贴标准和放宽补贴范围
建议每年增加支农资金,提高种粮补贴标准,奖励种粮大户,提高农民种田生产积极性。适度放宽种粮补贴范围,对在基本农田种植的作物均可给予种粮补贴。同时,加强对种粮补贴的监督管理,建议种粮补贴由一年一补改为一年两造两补。
建议四:加强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提供基础保障,特别是加强水利兴修,确保旱田用水,努力恢复旱田耕种。
建议五:建立农田保护激励与约束机制
将农田保护和耕种工作列入乡镇、村两委干部年度考核范畴,与经济和责任挂钩,并形成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