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急响应和处置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30
害虫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发生大面积农作物病虫害的,对农作物的收成会构成严重的威胁,那么农作物病虫害暴发时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
根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农作物病虫害应急处置需求,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业务培训和演练,同时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应急处置措施的采取
根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农作物病虫害暴发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并采取以下措施:
(一) 划定应急处置的范围和面积,明确受灾区域的边界和受灾面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急处置。
(二) 组织和调集应急处置队伍,包括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以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 启用应急备用药剂、机械等物资,以满足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
(四) 组织应急处置行动,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包括喷洒农药、调整种植结构等,以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农业设施建设与用地申请程序
经营者申请
农业设施的建设与用地申请由经营者提出申请,并经乡镇政府申报,县级政府审核同意。经营者在提出申请前,应拟定设施建设方案,方案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用地面积,拟建设施的类型、数量、标准和用地规模等。同时,经营者还需与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土地使用年限、土地用途、补充耕地、土地复垦、交还和违约责任等土地使用条件,并在协商一致后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用地协议。经营者凭设施建设方案和用地协议向乡镇政府提出用地申请。
乡镇申报
乡镇政府应根据设施农用地管理的相关规定,对经营者提交的设施建设方案、用地协议等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乡镇政府应及时将相关材料呈报县级政府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乡镇政府应及时通知经营者,并说明理由。对于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情况,经营者应依法先行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县级审核
县级政府应组织农业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审核。农业部门重点审核设施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承包土地用途调整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及经营者的农业经营能力和流转合同。国土资源部门则根据农业部门的审核意见,重点审核设施用地的合理性、合规性以及用地协议。对于涉及补充耕地的情况,还要审核经营者是否落实了补充耕地情况,确保先补后占的原则得以实施。符合规定要求的申请,由县级政府批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