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工程担保与保险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类别 > 工程保险法律知识

我国建设工程担保与保险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6-25

 
416213
我国工程保险、担保制度推行现状

缺乏法律保障

我国的建设工程担保与保险业务在法律和法规方面缺乏相应的保障。尽管《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对意外伤害保险和履约保证金有所规定,但对其他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却未作出明确规定。尽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增加了有关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条款,但这只是推荐性的,缺乏法律强制力。

担保人市场未形成

建立和推行工程担保制度需要有一定数量和符合资格条件的担保人,形成具有一定竞争的担保人市场。目前,国内的部分银行虽然开展了一些保函业务,但普及率较低,而保险公司按照现行规定不能从事担保业务。同业担保在承包商之间尚未开展。国家对设立专门的担保公司的条件、审批程序、业务范围等方面尚未明确规定,缺乏竞争机制。

保险公司发展不成熟

国内保险公司在工程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还有待深化,开发的险种较少且保单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市场和工程建设的需求。保险公司普遍缺乏必要的工程建设知识和专业人员,无法解答客户提出的专业问题,也难以提供工程风险管理的咨询和监督服务,影响了客户的投保积极性,阻碍了工程保险的推广。

缺乏中介咨询机构

尽管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开展了工程保险业务,但业主和承包商等很少接受。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工程保险经纪人、代理人和工程风险管理咨询公司。由于缺乏对工程保险的咨询服务,工程保险知识普及度不高,许多业主和承包商认为投保得不偿失,缺乏投保的积极性。

费用来源问题尚未解决

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费用来源尚未明确规定。保证担保费用一般被包含在业主支付的工程款中,而强制保险的保险费由业主承担,自愿保险的保险费用由被保险人承担。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不规范,加上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建筑业一直属于微利行业,企业资金积累有限。同时,建设单位的资金也相对紧张。实行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后,必然会增加工程成本,但目前国家尚未明确解决其费用来源问题。

延伸阅读
  1. 商品房住宅保修期
  2. 证据一:承包方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 监理合同的构成要素
  4. 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的重要性
  5. 发包方违约责任及相应补偿措施

保险类别热门知识

  1. 航班延误险的赔付范围和除外责任
  2. 商场电梯责任险:分担意外风险,保障负责单位和顾客
  3. 意外险的合适保额
  4. 产品责任保险: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5. 飞机取消航班改签的手续费问题
  6. 保监会征求意见:父母为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为给付条件人身保险
  7. 定期寿险与终身寿险的区别
保险类别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房屋建筑修缮及装修老外施工合同范本-发包方
  2. 承诺函(工程挂靠责任承担)范本
  3. 混凝土买卖合同范本
  4. 工程技术管理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