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后修改合同生效条件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9-17
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生效要符合相关的生效条件,不能随便修改生效条件,那么中标后修改合同生效条件是否合法,关于什么是合同生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什么是合同生效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中标合同的变更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和第五十九条的规定,签订中标合同后,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擅自改变合同的实质性内容。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的约定履行合同。
二、合同主要条款的实质性变更
如果合同的主要条款发生实质性变更,根据我国《合同法》及《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该合同一般无效。对于违约方,其还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以及解决争议的方法。在订立合同时,以上述条款的约定是必要的,否则合同将被视为不完整的。若上述条款发生变更,将构成合同的实质性变更,需要双方协商一致才能成立新的合同。
合同生效的定义和条件
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是否生效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根据我国《合同法》第44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在过去,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等同起来,没有严格区分合同的成立和生效以及相关合同的不成立和无效。合同生效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依法成立的合同,在成立时即生效。这是合同生效时间的一般规定,即在没有法律、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下,合同成立的时间即为合同生效的时间。二、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方可生效的合同,在批准、登记时生效。例如,根据三资企业法订立的合同或办理抵押物登记的抵押合同,不论是否进行抵押登记,合同的效力都不受影响。另外,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合同生效的时间,则以约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