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套路贷责任的判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法律知识

网络套路贷责任的判定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5-03-08

 
413367

网络套路贷责任的承担方

网络套路贷的责任应由套路贷的实施者承担。套路贷行为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贷款者的财产,所签订的合同具有欺诈性质。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以下情形: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了可撤销合同的情形,包括以下情形:1.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套路贷”犯罪的表现形式

网络套路贷犯罪具有以下表现形式:1. 制造民间借贷假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等名义对外宣传,吸引被害人借款。然后以各种名目如“违约金”、“保证金”、“中介费”、“行业规矩”等诱骗被害人签订不利于被害人的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合同、空白合同以及房屋抵押合同、房屋买卖委托书等,制造民间借贷假象。有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要求对前述合同办理公证手续,为之后的虚假诉讼准备证据。2. 制造资金走账流水:为了制造将全部借款交给被害人的假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将虚高借款金额转入被害人的银行账户,制造与借款合同一致的银行流水。但实际上,被害人并未取得或完全取得转入银行账户内的前述钱款。3. 单方造成违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设置各种违约条款、制造违约陷阱、刻意躲避还款等方式,使被害人不能按合同还款,造成被害人违约。4. 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在被害人无力偿还虚高借款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本公司或其指定的关联公司、关联人员为被害人偿还虚高借款,继而与被害人签订更高额的虚高借款合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这种“转单平账”、“以贷还贷”的方式不断增加借款金额。5. 软硬兼施,恶意讨债:在被害人无力偿还虚高借款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暴力、胁迫、“软暴力”、虚假诉讼等手段索取债务。
延伸阅读
  1. 套路贷刑事构成要件
  2. 套路贷不是主犯怎么判
  3. 套路贷股东承担责任吗
  4. 高利贷会坐牢吗
  5. 网络套路贷责任怎么判定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国家刑法是否包含入室抢劫罪
  2.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3.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
  4.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5.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