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方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机构法律知识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方法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7-01

 
413032
经营杠杆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根据成本性态,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反之,产销量减少,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你解答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为了量化经营杠杆,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将利润变动率与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为“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率”,并使用以下公式表示:

经营杠杆系数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对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计划期经营利润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得到经营杠杆系数后,假定固定成本不变,可以使用以下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

计划期经营利润公式:

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

在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的变动对利润产生影响,这被称为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的大小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表示,即EBIT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财产损失是否包括误工费
  2. 一、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的确定方法
  3. 专利申请优先权的实审费如何计算
  4. 未履行合同的滞纳金计算方法
  5. 连续贪污受贿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现金日记账的概述
  2. 采购委托合同
  3. 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及其税率
  4. 违约金的定义和意义
  5. 纳税和征税的主体
  6. 会计机构的设置条件
  7. 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监督范围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