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票的出票行为及法律属性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2
汇票的出票,又称为“汇票的发票”、“汇票的出票”,简称为“发票”或“出票”。
从票据业务角度来看,汇票的出票是指出票人填写完整汇票并交付给他人的一种票据行为。
从法律实质角度来看,汇票的出票是指出票人以指示委托付款人向受款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数额金钱为目的的一种票据行为。
根据《票据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一种票据,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
根据第二十条的规定,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
汇票的出票行为的法律性质
汇票的出票行为由"作成"和"交付"两种具体的票据行为组成。
"作成"是指出票人记载汇票上应有的法定记载内容并签署名章的行为。在实际业务中,出票人只需填写相关内容并签名即可。
"交付"是指出票人基于自己付款的意思,使汇票脱离自己的占有并给予他人的行为。
从票据法角度来看,汇票的出票首先需要作成票据,即按照法定条款将汇票上的法定应记载事项完成,从而创造票据项下的权利义务关系。
汇票的作成规则
汇票的作成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并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方可作成汇票。作成汇票进而交付汇票,即出票人向委托付款人发出付款指示。这意味着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必须存在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付款人具备代为付款的资金。
- 出票人必须具备担保承兑和担保付款责任的条件,方可作成汇票。出票人作成汇票时,必须承担对该汇票的承兑和付款责任。如果汇票在承兑时被拒绝承兑,持票人可以向出票人追索票据款项;如果汇票在到期时无法获得付款,出票人应负偿还责任。因此,出票人的行为必须具备担保承兑和担保付款的义务。
- 出票人必须按照法定应记载事项作成汇票。汇票是一种委托付款指令,其票面记载内容必须符合法定的应记载事项。否则,汇票将失去票据效力,出票人不能以此免除义务。
- 超出法定应记载事项以外的内容不具备票据法律效力。汇票的法定应记载事项是作成汇票的必要内容,也是汇票具备票据效力的要件。超出法定应记载事项以外的内容不具备票据法律效力,出票人不能以此免除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