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犯罪主体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法律知识

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犯罪主体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2

 
411284
军人违反职责犯罪还必须对国家的军事利益造成危害,就是对国家在国防建设、武装力量建设以及军事行动等方面的利益造成了危害。如果没有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也不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犯罪。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对国家军事利益的危害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危害部队的作战行动,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泄露军事机密等等。那么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犯罪主体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

1.军事利益作为犯罪的同类客体

军事利益是指与国家军事设施、军事装备、国防建设、武装斗争、军事后勤供给、军事技术研究等相关的利益。这些利益对于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至关重要,因此应受到特殊保护。

2.违反军人职责和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客观表现

违反军人职责是指行为人不遵守国家有关军事法规、命令、条例等规定的具体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是指行为人的违反军人职责行为导致对国家军事利益的侵害。如果军人违反职责的行为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则不被认定为犯罪,而只能按照军纪进行处理。

3.特殊主体:军人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可以分为两类:(1)现役军人,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正在服役的军官、警察、文职干部、士兵以及有军籍的学员。(2)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其他人员,包括执行作战、支前、战场救护等军事任务的军内在编职员等。

4.主观方面的故意和过失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观方面大多为故意,少数为过失。某些犯罪行为还以特定目的为构成要件,例如战时自伤罪必须以逃避军事义务为目的。犯罪动机并不影响本类犯罪成立。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完善军事司法制度,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法律工作准备,增强官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最高人民检察院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自2011年6月开始,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全面论证,与有关部门共同进行了修订起草工作。修订过程严格依据刑法规定,坚持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充分体现军法从严、战时从严的要求,注重吸取军队司法工作实践中有益的经验。修订的重点是修改和完善原规定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一致、与军队建设形势任务不适应、立案标准不够具体细化以及文字表述不够严谨规范等内容,共进行了120余处较大的修改。修订后的立案标准共有40条,对31种军人违反职责罪案件的立案标准作了具体规定,调整了其中14种案件39项涉嫌犯罪情形的立案起点。同时,对立案标准的适用范围以及“战时”、“违反职责”、“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等名词进行了明确界定,使修订后的规定更具规范性、权威性和操作性。

延伸阅读
  1. 军人违反职责罪及相关知识
  2.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构成要件
  3. 刑事简易程序下的缓刑判决
  4. 危害国防利益罪的主体只能是现役军人吗
  5. 关于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所列案件的管辖范围的通知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2.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辩护词
  3.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4. 间谍罪的量刑标准
  5. 间谍罪的认定标准
  6. 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之间的区别
  7.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