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3-24
保险代理人销售模式是我国保险市场主要的展业方式。根据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保险营销员队伍达到了146万人,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超过12万家,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包括兼业代理和营销员)实现的保费收入约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68%。然而,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保险知识了解有限,因此保险代理人的意见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一方面,一些保险业务员的业务素质较低;另一方面,在利益驱动下,部分业务员使用模糊、欺诈性的描述,或者利用可能导致客户对保险产生错误理解的宣传材料,诱导客户购买保险。与此同时,保险公司的内控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谨,对保险代理人的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保险代理人在展业过程中服务不到位,甚至进行违规操作,为保险合同纠纷埋下隐患。
首先,保险公司过于注重展业,忽视了承保环节。再加上业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对承保标的内在价值、技术状态、风险特征和风险控制方法等方面的了解,往往存在不验标的、盲目承保、超额承保,基本要素不全、标的财产无明细,保险起讫日期不准、特约不清、签字不全等问题。一旦出险,很容易引发纠纷。
其次,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不到位。在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缺乏主动性和及时性,存在着随意性较强的问题。出现了“错赔、烂赔、惜赔、不合理拒赔”的现象,成为保险合同纠纷最为集中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