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庭外和解制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慎用庭外和解制度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6-05

 
40654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不计入审限。”这一制度在实践中被随意的滥用,造成案件在审限中不能正常结案,如简易案件一般要超出三个月的审限,尽管案件程序符合法律规定,但实质上已经超期,原本制定初衷是为了更好的调动当事人调解积极性的制度却变成了实践中规避法律审限的一种手段,没有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这一制度。

庭外和解制度是一种重要的解决纠纷的方式,然而,我们在使用这一制度时必须慎重考虑。庭外和解应该仅在当事人确实有和解意愿,并向法院提出申请时才能使用,法官不能主动要求当事人使用该制度。

规范庭外和解制度程序

为了确保庭外和解制度的有效运行,我们需要规范其程序。有些案件已经审理结束,但由于各种原因判决未出,审限即将届满,因此通知双方当事人签订庭外和解协议。有些庭外和解过程时间较长,导致案件长期搁置不处理。还有一些情况是只有一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而未征得另一方当事人的同意。为了避免滥用庭外和解制度,我们应该规定庭外和解期限为半个月,并且仅能申请一次。同时,庭外和解申请必须由双方当事人共同签字或由一方当事人提出,并在征得另一方当事人同意并签字后方可启动该制度。

承办人的责任和工作作风

承办人在庭外和解工作中应具备责任感,并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承办人应该注重调解和判决的结合,对于无法调解的案件也不能强迫调解,而应及时作出判决。因此,承办人应提高工作效率,尽早结案,不给庭外和解制度提供适用的空间。特别是对于即将到期的案件,承办人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延伸阅读
  1. 特别程序与调解的关系
  2. 公司员工违反规定造成重大损失被辞退是否合法
  3.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电力争议纠纷调解制度的规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便利和权益保障
  5. 玩忽职守导致公司受损被辞退的维权方法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包括哪几种
  2. 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
  3. 股东是否有权启动公示催告程序
  4. 商事调解的收费问题
  5.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
  6. 人民法院公示催告查询
  7. 行政处罚的定义与范围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