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缺陷销售者的举证责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7
产品缺陷造成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产品在生产的时候不符合技术要求、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储存不当造成缺陷等。如果因产品缺陷造成纠纷,生产和销售方都需要承担举证的责任。那么产品缺陷销售者的举证责任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各位读者进行解答。
过错推定和举证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销售者的过错导致产品存在缺陷,并给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然而,销售者如果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不必承担赔偿责任。这种过错被视为一种推定过错,销售者有举证责任,否则无法免除赔偿责任。
生产者的严格责任
生产者的严格责任是指,无论生产者的主观心理状态如何,如果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害,生产者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然而,严格责任并不等同于绝对责任,它仍然是一种有条件的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生产者可以免除赔偿责任的情况包括:1. 产品未投入流通;2. 产品投入流通时,尚不存在引起损害的缺陷;3. 尽管产品已经投入流通,但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无法发现缺陷的存在。
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
根据杨*新教授的分类,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可以分为消费者期待标准、成本效益分析标准、生产者特定的产品标准和法定标准。消费者期待标准是指,判断产品是否具有不合理的危险应以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为依据。如果产品的危险程度超过了一般消费者所能预见的程度,那么该产品就被认定为缺陷产品。例如,行驶速度超过每小时100公里的轮胎容易爆胎,这明显低于消费者的期待标准,因此被认定为缺陷产品,即使有警示也不能免责。然而,如果同样的警示出现在备胎上,由于备胎明显比一般正常轮胎细小,如果超速导致爆胎,生产商不需要承担责任。这是因为消费者对常规轮胎和备胎的期待不同,对备胎的期待值远远低于对常规轮胎的期待值。成本效益分析标准是通过比较更安全的设计方案和警示方法所需增加的成本与可能避免的损害来确定产品销售者的严格责任。例如,配备安全气囊、ABS和EBD系统的小车比没有配备的更安全。然而,我们不能认定没有这些安全设备的小车就是缺陷产品。因为要求所有小车都配备这些安全设备将大幅增加成本,导致很多人买不起车。而且,购买这些小车的人通常只将其作为代步工具,几乎用不到这些安全设备。这个例子展示了成本效益分析标准的应用。生产者特定的产品标准和法定标准是判断缺陷产品是否存在的客观标准。生产者根据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果产品的安全状态偏离了生产者的预期目的,并导致人身损害,生产者特定的标准可以作为判断缺陷产品的依据。例如,某汽车生产者声称其产品符合欧洲汽车安全标准,如果事实上不符合该标准,该产品就可认定为缺陷产品。此外,如果国家对某些产品制定了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专门标准,这些标准被称为法定标准。如果产品未达到或不符合这些法定标准,可以认定该产品存在不合理的危险,属于缺陷产品。然而,即使产品符合法定标准,但仍然导致人身损害,也不能说该产品不存在缺陷。因为法定标准只是一种辅助性标准,只是判断产品是否存在缺陷的最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