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首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证人戴VR眼镜"重回"案发现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庭审首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证人戴VR眼镜"重回"案发现场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3

 
40187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科学技术的出现对案件的侦破和审理是非常有帮助的,而VR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VR技术称为虚拟现实技术,那么庭审首次采用虚拟现实,证人戴VR眼镜"重回"现场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证人戴VR眼镜“重回”案发现场

市检察院一分院首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证人戴VR眼镜,使用3D技术展示案发现场,以提高庭审效率。这是北京市检察院一分院开发的“出庭示证可视化系统”之一。该系统利用3D和VR等高科技手段展示证据,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

案情

男子冲进女友办公室行凶北京一中院审理的一起故意杀人案中,被告人张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出庭受审。检方指控,去年9月13日,张某在海淀区某公司办公室内因感情纠纷持刀刺扎19岁的被害人刘某,导致刘某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张某在案发现场等待,后被赶到的公安人员抓获。张某在庭审中解释了自己杀害刘某的原因。据他供述,由于两人发生情感纠纷,刘某提出分手,张某多次挽留未果。案发当天,张某携带一把水果刀到了刘某所在的公司。张某先当着女友的面自残,随后情绪失控行凶。

庭审证人戴VR还原凶案现场

庭审过程中,法庭的公诉人一侧安排了两排座位。第一排坐着三名公诉人、被害人的亲属及代理人,第二排则坐着负责操作“出庭示证可视化系统”的检方技术人员。在举证质证环节中,本案唯一的目击证人董某出庭作证,他是被害人的同事,也是案发现场的目击者。公诉人请董某戴上放在证人席上的VR眼镜,并用手柄控制方向和位置,“请你以你的视角还原案发时的情况,慢慢操作,不要晃动,可以边操作边叙述。”董某戴上VR眼镜后,大屏幕上的办公室场景开始旋转,“当时我就站在这个位置,看到他拿刀刺向被害人。”场景转到办公室内的一张办公桌,“就是在这里刺的”。董某操作VR眼镜,大屏幕上的场景不断变化,现场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景。董某离开庭审后,公诉人通过“出庭示证可视化系统”展示了另一名证人的证言笔录。公诉人边念边在触屏上划重点,大屏幕上的笔录文字下方出现红线,现场观众能清晰地看到。

研发新系统大幅提高示证效率

法庭出示刑事案件证据是调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必要过程。目前全国范围内,检察机关在法庭示证时最常用的辅助工具是“PPT”软件。然而,“PPT”软件并非专为法庭示证而开发,因此存在天然的弱点。为此,北京市检察院一分院研发了“出庭示证可视化系统”。该系统的优势首先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审查与出庭准备的同步进行。检察官只需1分钟将电子卷宗导入系统,然后可以利用系统的阅卷功能对案件进行审查。此外,该系统还能根据庭审需求灵活展示证据。公诉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触屏电脑使用手指现场对证据照片进行放大缩小。同时,该系统注重出庭效果,实现法庭采证过程的透明化。该系统还加强了证据的效力,增强了公诉人在法庭示证中的说服力。公诉人不仅可以更方便地控制播放的起止位置,还可以在任意一帧视频中进行圈点、选中放大等标注操作,增强了对视听资料证据的控制能力。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2.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3.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4.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5.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6. 现金支票公示催告申请书范文
  7. 申请支付令是否受合同约定管辖法院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