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7种情形认定公证机构有过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机构法律知识

明确7种情形认定公证机构有过错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5-03-31

 
399167
最高法审理公证民事案件司法解释依法规范公证活动

背景和经过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该规定明确了公证机构作为独立民事责任主体的法律地位,并对公证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规定,为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公证的民事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公证法规定较为原则,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公证机构及公证员的过错认定标准有待进一步界定;(2)公证机构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3)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能否就公证书的效力单独提起诉讼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统一认识。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公证法的有关规定,预防纠纷,促进和谐,最高法及时启动了规定的制定工作。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论证,最高法于2014年4月28日通过了这一规定。

规定的主要内容

该规定共七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明确了公证损害责任纠纷的被告以及责任性质;
  2. 明确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起诉请求变更、撤销公证书或者确认公证书无效的处理方式;
  3. 明确了公证书所公证的民事权利义务有争议的情况下,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明确了对公证机构的过错认定标准;
  5. 明确了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公证致使公证书错误造成他人损失的责任承担方式;
  6. 明确了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就公证书的效力单独提起诉讼的处理方式;
  7. 规范了公证制度,使公证法更具可操作性。

对公证机构及公证员的过错认定标准

根据公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公证损害赔偿责任采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因此,确定公证机构在公证活动中存在过错的方式,是认定公证机构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核心要件,也是人民法院审理公证损害赔偿案件的主要考虑因素。

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了公证机构有过错的情形,包括: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毁损、篡改公证书或者公证档案;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违反公证程序、办证规则以及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的行业规范出具公证书;公证机构在公证过程中未尽到充分的审查、核实义务,致使公证书错误或者不真实;对存在错误的公证书,经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申请仍不予纠正或者补正;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强制性规定的情形。

明知证明材料虚假出具公证书连带赔偿

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了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公证,导致公证机构出具错误公证书造成他人损失的责任承担方式。当事人应当基于其过错承担赔偿责任,但对于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是否要对他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实践中认识不一致。

规定明确,公证机构依法尽到审查、核实义务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未依法尽到审查、核实义务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明知公证证明的材料虚假或者与当事人恶意串通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公证书的效力单独提起诉讼的规定

实践中,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效力有不同的认识。规定第二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起诉请求变更、撤销公证书或者确认公证书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告知其依照公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可以向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经复查,如果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如果公证书有其他错误,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规定对公证行业的影响

规定的出台对进一步完善公证制度、贯彻实施公证法、促进公证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公证制度,使公证法更具可操作性。其次,规定为公证机构及公证员依法执业提供了指引,有助于规范执业行为,促进公证行业健康发展。再次,规定明确了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民事责任,有助于降低公证执业活动的责任风险。

推动公证行业贯彻落实规定

司法部将通过专题培训、座谈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要求全国公证行业认真学习规定的内容,将规定贯彻落实到公证工作中,进一步规范公证执业行为,健全完善公证管理制度,促进公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延伸阅读
  1. 连环追尾相撞如何确定各方的责任如何划分
  2. 哪些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3. 民事责任的免除情形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5. 一、发包人的过错责任情形

公证法热门知识

  1. 公证处的介绍
  2. 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概念和特征
  3. 最新房屋强制执行公证效力的法律意义
  4.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价值
  5. 公证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问题
  6. 移动公证:电子证据的法律作用和功能
  7. 买房公证的法律效力
公证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