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4
债权保全申请应采取书面形式,并提供担保。申请书应包括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的基本信息,申请保全的内容以及债务人无法保全的原因。此外,申请书还应详细说明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的债权事实、债权种类和金额。
收到债权保全申请后,人民法院应及时进行审查。法院应对债权人的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如果经审查认为不符合债权保全条件,法院应通知申请人,并解释不予保全的理由。如果经审查认为符合债权保全条件,法院应采取债权保全措施。法院决定采取债权保全措施时,应另行制作裁定书。
《适用意见》第105条规定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利于保护第三人合法权益的问题,即没有规定第三人对债务人债权保全提出异议的权利。
因此,应明确立法规定第三人提出异议的时间、方式以及不提出异议的法律后果。鉴于采取保全措施的紧迫性,第三人提出异议的期限不应过长。为防止第三人滥用异议权利,应规定提出异议必须以书面形式,并且必须有充分的依据。第三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裁定即产生法律效力。
人民法院应对第三人提出的异议进行审查。如果第三人辩称与债务人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或者与债权人保全申请所述债务范围不同,并经审查属实,视为异议成立,人民法院应裁定撤销原保全裁定。如果第三人承认与债务人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但以无力履行等理由提出异议,则异议不成立,人民法院应裁定驳回异议。
如果第三人在异议期间未提出异议,或者提出的异议被驳回,应在债务履行期内将应付的款项或财物存入人民法院。如果第三人在债务履行期内未向人民法院存款,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并将执行的财物或款项存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