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8
商家以虚假宣传的方式,利用广告等手段对商品或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符的虚假信息,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解。这种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原则,属于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涉嫌虚假宣传。
根据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第1款的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第2款的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根据《广告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进行虚假宣传的,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老人购买了虚假被子,未达到治病的预期效果,其合法权益受到了严重侵犯。那么老人们应该如何维权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4年3月15日)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在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如果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追偿。
如果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情况下,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情况下,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对于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