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及义务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2-27
移动互联网应用收集个人信息应遵行以下原则:权责一致、目的明确、最少够用、选择同意、公开透明、确保安全。在互联网中,如果有人在搜集贩卖你的脸,个人的信息该如何保护?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以下信息,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至关重要。为了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规定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的相关义务。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的义务
根据法律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有以下义务:
- 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 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
- 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管理机制,对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内容的,视情采取警示、限制功能、暂停更新、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保存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 依法保障用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不得捆绑安装无关应用程序。
- 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不得制作、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应用程序。
- 记录用户日志信息,并保存六十日。
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的管理责任
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有以下管理责任:
- 对应用程序提供者进行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等审核,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分类备案。
- 督促应用程序提供者保护用户信息,完整提供应用程序获取和使用用户信息的说明,并向用户呈现。
- 督促应用程序提供者发布合法信息内容,建立健全安全审核机制,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
- 督促应用程序提供者发布合法应用程序,尊重和保护应用程序提供者的知识产权。
- 对违反规定的应用程序提供者,视情采取警示、暂停发布、下架应用程序等措施,保存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通过遵守以上法律法规和履行相应的义务,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护将得到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