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5-17
协力义务是指缔约双方共同努力促成合同的缔结。在合同缔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导致合同无法成立的情况,例如发现新的合作伙伴、提出新的要求等,不断修改协议可能导致合同无限期延迟,要求对方让步或增加对方的债务等。如果一方当事人无力或无意缔约,并且有证据证明该行为是恶意谈判或恶意终止谈判,损害对方利益,那么就违反了协力义务。
告知义务是指提供信息的义务,包括不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的义务,这是告知义务的基本要求。例如,不欺诈的义务和不作错误陈述的义务。在合同订立之前,还有重要事项的告知义务。此外,还有使用方法的告知义务,主要指产品制造商应该在产品上附上使用说明书或向购买者告知使用方法。还有瑕疵告知义务,即对物品的缺陷和不安全因素有告知义务。对于特殊的合同,如保险合同、公司认股合同、广告推广式买卖合同等,其中一方当事人必须负责详细说明与合同有关的各种情况。
保护义务是指在缔约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善尽必要的注意义务,相互促进,保护对方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不受侵犯。同时,不得滥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胁迫对方,对对方施加不当影响或利用对方和无经验或急迫需要,而获得不当利益。近年来,在我国法院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中,类似消费者在商场内行走或乘坐电梯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案件越来越多。如果在缔约过程中没有规定保护义务,而要依靠侵权责任的规定,将在举证责任方面存在困难,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因此,有必要完善合同义务的立法,以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保密义务是指在缔约谈判过程中,不得向外界泄露或擅自使用对方的个人身份、财产状况、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信息。在缔约过程中,当事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信赖关系,相互了解了一些外界不可能知道的情况。按照诚信原则,不得泄露和不正当使用这些信息,否则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除了以上几种基于诚信原则的先合同义务,还有更多具体的义务,如照顾义务和忠实义务。因此,必须深刻认识诚信原则并用其衡量,以确保法律的公正。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如果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