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海损与过失的立法模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共同海损法律知识

共同海损与过失的立法模式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5-15

 
393934
共同海损是海商法中最为古老最具特色的制度之一。是“一人为大家做出的牺牲由大家分摊”的“同舟共济”精神在法律上的直接表现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海上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鼓励船长在船货面临危险时积极采取措施使船货尽早脱离危险,并基于公平原则要求各受益方分摊因为采取此项措施而带来的损失的法律制度。

一、第一种模式

根据《1994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共同海损的立法模式采用了第一种模式,这也是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纳的模式。根据该规则,无论发生危险的原因是什么,只要危险客观存在且威胁到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的共同安全,船长即可采取措施使船货脱离危险。因此产生的牺牲和费用支出都可以作为共同海损,不影响过失方要求分摊共同海损的权利。但是非过失方或者过失方可以针对过失提出赔偿请求或进行抗辩。

二、理解第一种模式的规定

上述规定应当从两个层面去理解:1.过失不影响共同海损的成立,共同海损的理算不考虑过失问题。共同海损的成立和理算是两个层面或两个阶段的问题,不可混淆。只要符合共同海损成立条件,即可宣布共同海损并请求理算,此时并不考虑对引发共同海损的直接原因的法律定性,即不考虑是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还是有关方过失引发共同海损。也就是说共同海损的理算与过失责任确认是分开处理的原则。实践中,即使船方怀疑共同海损事故是其自身不能免责的过失所致,仍可宣布共同海损,并申请共同海损理算,而将过失责任的认定交由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2.如果在共同海损分摊之时或之前,海损事故的原因能够确定是由一方不可免责的过失所引起的,其他非过失方就无须参与分摊共同海损损失,还可以向过失方要求赔偿损失。如果海损事故的原因是由可免责的过失引起的,其他非过失方应当参与分摊共同海损。如果在分摊之时或之前,不能确定海损事故是由哪方过失所引起,则不影响各方分摊。事后如果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某方不可免责的过失所引起,则其他已经参与分摊的各方有权向该过失方追偿已经分摊的共同海损连同事故造成的损失。
延伸阅读
  1. 共同海损的理赔责任
  2. 共同海损的基本概念
  3. 审理船舶碰撞案件的特别规定
  4. 共同海损牺牲及其类型
  5.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定义和主体条件

海事责任热门知识

  1. 提单纠纷案件一
  2. 关于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
  3. 确定救助报酬的要素
  4. 平安险责任范围
  5. 救助合同的订立
  6. 特别补偿的定义和目的
  7. 我国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海事责任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