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3
被放高利贷的人应积极应诉,通过提供真实的借款证据来证明借款事实的存在。根据法律规定,高利贷属于违法行为,因此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过高的利息。根据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借款人只需偿还本金和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利息。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息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然而,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36%部分的利息应被认定为无效。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借款人有权要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36%部分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民间个人借贷的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这一标准的利率将被视为高利贷行为。高利贷不仅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还受到严厉打击和惩罚,因为高利贷是违法的。虽然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高利贷的罪名,但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触犯了刑法,相关人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