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行政复议机构可以通知与被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如果第三人选择不参加行政复议,这并不会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
1. 第三人必须与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利害关系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例如,如果某村民在申请建房时虚报户口、瞒报宅基地的情况下,镇政府未认真核查并发放建房许可证,后来县国土局查明真相并要求村民退还非法占地并处以罚款,村民不服并提起行政复议,镇政府可以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复议,因为镇政府与这一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利害关系是指复议标的的具体行政行为或复议处理结果可能会影响第三人的法律或事实权益。是否与复议标的有利害关系是判断第三人是否可以参加行政复议的唯一法律标准,利害关系的密切程度不会影响第三人的资格。
2. 第三人参加的是已经开始的行政复议。第三人只能在行政复议申请受理后、行政复议决定作出之前参加行政复议。如果行政复议尚未开始或已经结束,就不再涉及第三人的问题。否则,第三人将不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行政复议,而可能以申请人的身份重新申请一个新的行政复议。
3. 第三人必须经过行政复议机关批准。这样做既是为了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也是为了保护复议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不必要的干扰行政复议活动。允许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有几个目的。首先,由于第三人与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第三人的参与可以帮助多角度审查该具体行政行为,有助于确保复议决定的准确性。其次,在一个复议活动中解决相关问题有助于节省人力和物力。最后,这有利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行政行为的公正和合理。经过行政复议审查后,无论是复议申请人还是第三人,其合法权益都会得到保护,违法行为也会得到纠正,从而保障行政管理的有效实施。